返回

第249节

首页
    这只是田赋方面的税收改革,户部也可以着手开始完善进出口关税制度,对于国家鼓励进口的商品,给予一定关税优惠。

     至于具体的内容,户部养着这么多人,朱翊钧就不管了。

     张居正考虑到月港在千里之外,户部不甚了解当地情况,凭着想象制定条例,若是与实际情况不符,很难执行到位。

     这已经是月港开海第八个年头,当地官吏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于是,一纸调令,让漳州府、海澄县、市舶司派人进京,商议此事。

     这天上午,日讲完毕,朱翊钧不知从哪儿摸出张纸,展开来,竟然是一张大明同行宝钞。

     这玩意儿好久不用,连张居正看着都觉得有点儿新鲜。

     想当年,国库一旦出现赤字,皇帝就下令拿着个当俸禄发给官员,实际情况是拿着一叠宝钞,买不回来一斗米。

     虽然在隆庆驾崩之后的那几个月,国库也紧张到发不出俸禄的地步,但张居正也没丧心病狂到,拿一堆废纸糊弄人。

     当时的苏木和胡椒差点逼得一名官员上吊,后来他派人去查了才知道,是冯保救了那人一命。

     皇上为什么忽然拿出一张一贯钱的大明通行宝钞,该不会…… 张居正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正要开口,朱翊钧却证实了他的猜测。

     “我觉得大明通行宝钞就很好,方便携带,最重要的是,发行多少,可以完全由朝廷决定。

    ” “陛下!”张居正赶紧阻止了他的危险想法,“万万不可!” 虽然如果流入大明的白银数量激增,将会导致货币政策崩盘,那也是以后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大明通行宝钞导致的动荡和不稳定,已经经过了时常验证。

     说得直白一点,这破玩意儿本就是朝廷耍赖,发明出来糊弄老百姓,早就已经被市场自然淘汰了。

     朱翊钧笑道:“张先生别急,我没说现在要用它。

    ” 这话听在张居正耳朵里就是现在不用,以后也会用。

     冯保却没有这样的担心,因为朱翊钧脑子里所有的金融知识都是他教的,虽然很基础,但是应该不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朱翊钧看着那张大明通行宝钞:“我只是在想,太祖高皇帝当年发型宝钞,设宝钞提举司,立钞宝法,如今,尽数废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他手里夹着那张宝钞,看着张居正的时候眼睛非常明亮:“我想,归结起来有两点:第一,缺乏信誉。

    第二,容易伪造。

    ” “买卖的本质是以物换物,钱币只是工具。

    所以可交换的货物,与钱币的价值应该是大致相等的,这也是我们不应该让白银大量流入大明的原因。

    ” “我查阅过户部发行大明宝钞的记录,宝钞提举司只考虑国库需求,从不考虑市场需求,想怎么印就怎么印。

    ” “还有,户部花钱的时候就用大明宝钞支付,收钱的时候却只认银子,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毫无信誉可言。

    ” “这是桑皮纸做的,辛苦一点,一天画个百十来张不成问题,想造多少造多少。

    ” 他把那张大明通行宝钞揉成一团,随手扔出窗外:“这就是一张废纸,是朝廷在对老百姓耍流氓。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