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8节

首页
    “选三个就好,一后二妃。

    ” 朱翊钧笑眯眯的放下奏折:“我一个也不选。

    ” 皇太后的笑容立时僵在脸上:“为何?你刚不还说个个都好。

    ” “没错啊,”朱翊钧喝口茶,“是个个都好,可没有我喜欢的。

    ” “你喜欢的?”皇太后不解,“你喜欢什么样的?” 第273章“我喜欢……”朱…… “我喜欢……”朱翊钧话说一半,笑了笑,“还没想好,想好再告诉母后。

    ” “什么话?“皇太后怒了,“你究竟有没有安心立后?” “没有,”朱翊钧又从容喝茶,“这不为了完成您抱孙子的心愿吗?” “你……”皇太后火冒三丈,又拿他无可奈何,一把夺过他手里的茶杯,“今年才送来的黄山毛峰,就这么点,我都舍不得喝。

    ” 不喝就不喝,什么好茶乾清宫没有。

     今儿天气不错,朱翊钧带着弟弟妹妹泛舟太液池,到万寿山下喂仙鹤。

     那一对白鹿仍然健在,又繁衍了许多后代。

    平日里在躲在林子里,今日带着孩子们围绕在朱翊钧周围,低头吃他手里的草料。

     朱翊钧想起胡宗宪,当年为了保住在东南抗倭的机会,给他皇爷爷献了不少祥瑞,还让徐渭代笔,写那些拍马屁的文章。

     至今那篇有世宗御批的《进白鹿表》朱翊钧还亲自保存着。

     到了他做皇帝,别说进献祥瑞,连奏疏都是言简意赅,有事说事,没有半句废话。

     端午刚过,辽东传来急报,土蛮再次入寇,联营直至辽河以东,李成梁乘其不备袭击土蛮的大营得胜而还。

     仅仅一个月之后,速把亥纠合了土蛮军、众多蒙古和女真小部落,凑了三万余骑在辽河宿营,准备攻打东昌堡,深入边内直至耀州。

     这帮蒙古人,连俺答部落都打不过,更不是大明的对手,现在入侵不了蓟镇,就开始骚扰辽东,那帮吃里扒外的女真人也跟着在里面搅浑水。

     正在此时,蓟辽总督谭纶病危,朱翊钧派李时珍前去诊治。

     与此同时,他一边下旨,让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率兵迎战,一边调胡宗宪接任蓟辽总督,徐渭为辽东巡抚,一同处理辽东军务。

     谭纶此时就在京师府邸,李时珍回来复命,只说了四个字——回天乏术。

     朱翊钧思来想去,决定出宫一趟,探望病重的谭纶。

     听到陛下亲临,病榻上,早已不能言语的谭纶忽然清醒,颤颤巍巍起身,一旁的子孙赶紧上前搀扶,嘴唇蠕动——他要跪下给陛下行礼。

     朱翊钧大步迈进房内,一把搀起他:“谭尚书免礼!你们也起来吧。

    ” 他亲自搀扶着谭纶到榻边躺下,谭纶一直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病危之人,用尽了所有力气:“陛下,陛下,辽东又有战事。

    ” “我知道,”朱翊钧安抚他,“已经安排李成梁征剿,谭尚书安心养病,来日还要掌兵部事宜。

    ”谭纶却不跟他扯闲篇,抓紧最后的时间,交代道:“若蒙古人兵分几路,李总兵分身乏术,就让……让戚将军率兵出山海关围剿。

    ” “好好,我知道了。

    ” 谭纶喘了口气,又道:“除土蛮、速巴亥等蒙古残余势力外,一定要多加防备女真。

    李成梁行事激进,朝廷应对他和他的部下多加约束,陛下切记!切记!” 他突然说这么多话,一口气险些喘不上来,朱翊钧赶紧替他顺气:“谭尚书放心,我都记住了。

    ” 谭纶一介文官,从东南抗倭到蓟辽抗元,可谓战功卓著,年轻时甚至亲自领兵上战场,斩杀过上百倭寇。

     在他走到生命尽头之际,圣上亲自上门探望,于他而言,宦海浮沉几十宰,不虚此行。

     谭纶话说得太多了,仅剩的那点精气神消耗殆尽,已经昏迷过去。

     朱翊钧当为谭纶晋太子太保,命几个太医好好看护。

    这才离开。

     回宫的路上,朱翊钧越想越气,朝中那些闻风,无事生非的老头子,正事不干,天天就知道跟他作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