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电话。
5分钟后,周妍音推门而入,随手锁上门,关上所有的窗帘。
“你知道我会答应你的条件。
”她径直坐在了向美兰对面,“你很了解我。
”
周妍音是不到最后不会放弃的人,现在眼看着她一个人做不可能来得及,唯有和向美兰合作,还有一线希望。
所以她一定会来找向美兰,哪怕要求苛刻代价高,也好过直接弃权。
虽然她们的相识和经历,充满了磕磕碰碰,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互相欣赏,能力互补,一个能弄到钱,一个能谈项目,又都是在金钱面前,可以放下情感的人,是绝佳的合作伙伴。
“我有可靠的消息源,在医疗ai行业,年后会有新政策,就是针对辅助诊断这个细分领域。
我看好的这家企业,符合政策要求,而领先他的那些,全部不符合。
”
向美兰说:“也就是说,年后新政策一出来,除了这家,其他几家都得栽跟头。
”轻则放弃已研发内容,重新调整战略,重则受到重创,甚至直接关闭项目。
向美兰想起了刚才那位创业人的自信,又问周妍音:“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多吗?”如果创业人的自信,是因为知道新政策的消息,那她真没有谈下来的把握。
反之,或许还有点希望。
金融行业,从古至今,能赚到钱的那方,凭借的都是信息不对等的优势。
周妍音知道她是在顾虑对方创业人是否知道这个消息:“他不可能知道。
这相当机密,就连我现在告诉你,都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周妍音说,“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就尽管问,这事情都告诉你了,剩下其他的,我对你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这才是向美兰想要的合作状态。
两人又探讨了一些合作细节,达成一致后,周妍音离开了向美兰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