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首页
    追赶的两路人马汇合到了大树底下,不见了目标,只有一个灰老汉坐在树下抽烟,烟灰磕满了他的鞋子周边。

     一个当官模样的军爷过来问:“老乡,见到五个人没有?” 老九装疯卖傻,伸出左手的五根指头,用右手一根根掰回来,再把五根手指伸到那位军爷面前,指着另一个方向,“说”,从那边跑了。

     那位军爷骂一声:“娘的,遇到哑巴了。

    ”就看了看地形,两面是他们追赶来的方向,一面是悬崖峭壁,只有这个哑巴指的那个方向有路可走,就大手一挥,让两路人马顺着老九指的那个方向追赶,自己狐疑地走到峭壁的边上。

     西北风带着哨音,呼呼地从崖上刮过,一只红嘴鸦儿,“嘎”一声,惨叫着,从半崖上飞过,向着沟底滑翔下去。

     军爷看得头晕目眩,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老九,用手枪往上顶了顶自己的帽子,追赶他的队伍去了。

     老九仍然诚惶诚恐,他早已汗水涔涔,试了几次都没能站立起来,感觉裤档里面热乎乎的,他娘的,真没出息,尿裤子了。

     老九见追兵走远了,扶着树杆站立起来,想着是回谷子地呢,还是继续去大峪口呢。

     想着还是去大峪口吧,年货还没有置办齐备,已经走到这里了,这样回去不太划算。

     他就想着,老谷子还会不会去大峪口呢,他是既盼他去,又怕他去。

     盼他去,是老谷子夸下了海口,这一趟的盘缠由他来出,要是真能那样了,又能省下一笔开销。

     怕他去,也是缘于此。

    自己也是说过大话的,两人的盘缠他一个人出,到时候免不得一番谦让,万一老谷子口一松,让自己出了两人的盘缠,岂不是亏大了? 不想这么多了,先去了大峪口再说,老谷子去与不去,还难说呢。

    裹紧了身上的羊皮袄,冲着这千山万壑,吼了一嗓子: 割一把糜子弯一回腰, 喝一口凉水想一回你 …… 嗓子嘶哑、粗糙,像驴嚎一般。

    然后迈开两条罗圈腿,满怀期待,走向了大峪口。

     老九去了大峪口的时候,太阳已经开始西落了,集市已近尾声,街上人流稀稀拉拉,摆摊的都陆续收摊,街边的店铺,有的已经关门打烊。

     大峪口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镇子,位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处,是个鸡鸣闻三省的水陆码头。

    因为有晋绥军的河防部队驻守,显得到也安全,出现了少有的繁华。

     镇子虽小,但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一条弯弯曲曲的街巷,从凤凰山底通向黄河岸边,街道两头店铺林立,日昇号,昌盛庄,日杂店,成衣铺,等等等等,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三天一集,五天一会,每到集会的日子,小小的街上人头攒动,人来人往。

     今晚肯定是走不了了,先找地方住下来再做打算。

    街上只有两家客栈,老九到了一个叫悦来客栈的小店,先去打听一下行情。

     悦来客栈在小街的那头,靠黄河的边上,老板是个尖嘴猴腮的瘦高个,上下打量了老九一番,伸出五个手指,说:“五毛。

    ” 老九扭头就走,边走边说:“杀人哩,这么贵。

    ”住一宿五毛,他宁可去大街上睡一宿。

     瘦老板在他的身后说:“嫌贵,去十字坡住,人肉包子,你也敢去?” 大峪口就两家客栈,另一家在小街的另一头,凤凰山脚下,也就是悦来客栈老板说的十字坡。

     老九打听着找到这里,这是一家骡马店,只收两毛店钱店钱。

     这个价钱符合老九的心里价位,两毛,不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