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一章

首页
    东西的是有志的队伍,他乘人之危,出师顺利,也算是凯旋而归,骑在大洋马上洋洋得意。

     可有志却忽略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自以为自己棋高一着,自鸣得意之时,猛听得几声忽哨声传来,山头上突然现出了好些轻重机枪,一队人马把有志的人手围在了一条沟里,人人张开机头,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一队瓮中之鳖一样的国军。

     领头的人正是野猪寨的老豹子。

    老豹子站在山头,冲着有志抱拳作揖。

     有志冲着老豹子喊道:“豹子兄,你这样做,也太不仗义了吧?” 老豹子朗声笑道:“有志老弟,为兄这也是有样学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向你学的,对不住了!” 就有几个山寨啰喽,在一个小头目的带领下,下得山来。

     这个小头目正是在野猪寨养伤的小粱,他伤好之后,也没有归队,留在野猪寨,跟着老豹子杀富济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成了山寨里的一员干将。

     有志见此情景,长叹一声,挥了挥手,把东西拱手相让。

     小粱们抬着宝藏,飞奔上山。

     这些都是后话。

     却说货郎哥们丢了宝藏,懊恼自不必说,但也无可奈何。

    八路军弟兄们都尽了力了,无奈对方兵强马壮,又是养精蓄锐,有备而来的,好在现在还是国共合作的时期,也都算是自家人了。

     豆花和大棒那天自始至终参与了战斗。

    战斗结束的第二天,豆花又来到了大烟梁那里,她在头一天战斗间隙,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国军当官模样的人,把一个小箱子藏到了一个暗洞里面。

    那应该是私藏下来的赃物。

     豆花到了那个暗洞跟前,扒开伪装,果然发现了一个箱子,她把箱子偷偷运回家中,藏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

     豆花刚刚藏好,公公就出现在了她面前,老谷子有点疑惑,问她在干什么,豆花撒了个谎,支走公公,把箱子又换了个地方。

     这一场风波热热闹闹,暂告一个段落。

     大棒要参军走了,来和豆花告别,自然是依依不舍,难分难解。

     和大棒一同参军的人不在少数,没有红花,没有锣鼓,只有依依惜别的亲人。

    父母送儿子,婆姨送汉。

    知心的话儿说不尽,叮嘱的话儿记心头。

    一声声叮咛,一句句保重,一声声哭泣,汇成了牵挂和鼓励。

    爹娘盼儿,婆姨盼汉,盼望出征的亲人早日凯旋归来。

    爹娘等着你养老送终呢!婆姨等着你暖被窝呢!娃娃等着喊爹呢! 豆花把大棒送到了村口,她自己爬到榆树峁上,看着越走越远,越走越小的大棒们,她情不自禁,放开嗓子,声嘶力竭,唱了起来: 骑白马, 挎洋枪, 三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姑娘, 呼呀嗨哟! 打鬼子呀顾不上”。

     送大棒回来,在井台那里遇到了老九。

    豆花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过去问声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