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软化,颜执安也看在眼中,无奈一笑,说道:“我让人去端粥,陛下不想臣喂,那便自己吃。
”
循齐翻身,自己生闷气。
待端了晚膳过来,循齐当真自己去吃,拿着勺子,一口一口吃下去。
一碗粥吃得很快,吃过后,宫娥收走碗筷。
秦逸匆匆回来,她送杜孟回府,才刚回来。
不想,她一进殿,就发现皇帝幽幽盯着她,好似自己做了错事。
她略有些紧张,忙叩首请罪,一旁的颜执安扫视她:“你也累了,回去歇着。
”
皇帝一声不吭,秦逸不敢奉太傅的吩咐,她是上司是皇帝,不是太傅。
见她不动,皇帝冷哼一声,道:“滚出去。
”
皇帝心情不好,秦逸不知何故,但还是不触碰她的霉头,迅速退出大殿。
颜执安将自己批阅过的奏疏,摆在她的面前,“陛下过目,明日分发下去。
”
这是要事。
循齐不与她计较,自己翻阅奏疏,论处理朝政,颜执安更在行,她看了几本,就丢给颜执安,“不用看的,你看着办,我想出去走走。
”
难得有人来接管,她也不用盯着,让自己喘口气。
闻言,颜执安唤来宫娥,自己扶着她起来,穿鞋,并嘱咐一句:“陛下且安分些。
”
简单的一句话乍听温和,细细去分辨,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皇帝睨她一眼,道:“卿自重。
”
颜执安淡笑,朝皇帝行礼,“臣送陛下。
”
坐在轮椅上的循齐就这么直勾勾地看她,嘴巴动了动,但没有发声。
颜执安看着她的唇角,辨别出她要说的话:你会遭报应的。
小皇帝气走了,出去赏月,颜执安被逗笑了,等人出去后,收敛笑容,转而去处理政事。
几日的时间,她已游刃有余,她走后,朝廷内换了新人,李家的人除去齐国公外,几乎都没有讨到好处。
先帝在位时,因其身份尴尬,故而对李氏多有包容。
但小皇帝不同,她是李家的女人,血脉纯正,自然不会避讳这些复杂的关系。
登基三年,斩杀数位郡王,打压公主,让李家的人夹紧尾巴做人。
血脉纯正,便是她的底气,且她的帝位是来自先帝,占据正统,除去不立皇夫外,李氏一族压根抓不到她的把柄。
不仅如此,在此期间,皇帝让郡县举荐良才,男女不限,因此,朝中多了些女官。
这回保下杜孟,皇帝又添一名心腹。
三年半的时间,她确实做了不少实事。
皇帝在外走了一圈,亥时左右回来的,梳洗过便睡觉,看都不看颜执安一眼。
颜执安不去她跟前讨嫌,做完自己的事情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