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致成见颇深,现在好奇心爆棚,非常想挖点第一手资料。
裴兰顿还在广场上“吭哧吭哧”擦雕像的时候,法芙纳餐厅里,两个班已经热络地拼起了桌。
饭吃完了,八卦还没聊完。
一伙人意犹未尽,便集体聚到宿舍休闲厅继续开茶话会。
裴兰顿回来时,恰好撞上茶话会的氛围至高点。
芬奇展现了非凡的社交天赋,一顿饭功夫,和每个人都混成了熟面孔,体贴地为裴兰顿选中了一位哈斯汀班的高级吟游诗人。
此人语言表达能力堪称艺术级,能将平铺直叙的哈斯汀回忆录(毫无必要地)演绎出一种跌宕起伏的电影感。
于是,作为本次事件的“最大功臣”,裴兰顿怀着翻江倒海的醋意,被迫听完了哈斯汀上尉和曼宁的校园回忆录。
-
不同于他们这些战地经验为零的初生牛犊,哈斯汀入读圣希维尔之前,已经在联邦军队服役了八年之久,佩少尉衔。
在纳夏联邦的诸多边境战区中,公认最危险的一个,是直面帝国、单刀深入对方腹地的西南丛林线第九战区,其次就是哈斯汀效力的东南荒野线:
第五战区。
该战区一半与帝国接壤,另一半由第三国充当缓冲带,相对和平,但零星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依旧不断。
在一次局部冲突中,哈斯汀背部严重负伤,不得不撤回首都疗养。
上级军官便推荐他在恢复期间来圣希维尔读两年书,拿个学士学位,以作犒赏。
按照惯例,老兵可以跳过初级军事训练,空降三年级。
在那里,26岁的哈斯汀第一次见到了年仅16岁的艾瑟·曼宁。
-
第54章053嚣张的少年
联邦军校本质上是一座预备役军营,军衔决定话语权,战地资历则是最硬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