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

首页
    放在树下,她对梁教授三人讲起自己的经历。

    罗老太已是风烛残年,她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从未上过学,嫁到大泽县不久,丈夫在山上采石不幸被炸死,那是1978年,她以捡破烂种田为生,也是从那时开始,她靠着微薄的收入收养了六名被遗弃的孤儿。

    从此以后,这个苦命的女人含辛茹苦又收养孤儿多名,很多孤儿都是在医院附近的垃圾箱里捡到的,报纸电视台将其感人事迹报道之后,社会纷纷捐款捐物,阳光福利院也是从那时设立。

    后来,罗老太先后卖过冰棍,开过豆腐坊,还创建过一个手工作坊式的手套厂。

    然而,这个善良的老人并不擅长做生意,随着收养的孤儿越来越多,她的经济压力也就越来越大,生活过得无比艰难。

     有一天,一个司机载着位官员来到孤儿院,他用锤子敲响铃铛,却没有捐助任何财物。

     罗老太对这个恶作剧的司机表示愤怒,她说:“走开,我有几百个孩子呢,没空答理你。

    ” 那位官员下车后说道:“我不捐款也不捐物,不过,我有一句话,可是价值千金。

    ” 罗老太挥着手说:“没空,没空听。

    ” 司机劝道:“大妈,就耽误您五分钟时间,这个点子绝对比捐钱捐东西都值。

    ” 那位官员声称罗老太有五亩地,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很微薄,如果能种植花卉植物出售,又占据公路边的地理优势,过往司机会争相购买,肯定财源滚滚,孤儿院也能摆脱窘境。

    罗老太觉得有些道理,但她表示自己不擅长做生意,也不知道价格。

     官员说:“为什么非要标价呢,人的良心自有尺度,您种了花,摆到路边,不必标价,顾客想给您多少钱,你就接多少钱,放心,没有人会少给您的。

    ” 罗老太说:“你是谁?” 司机介绍道:“这是我们大泽县刚刚上任的新县委书记!” 这个县委书记为罗老太做了两件事。

    一、他派了几名技术员去培训花卉苗木种植技术,将孤儿院改建为苗木花卉基 地;二、他在大泽县公路边立起了一些铁架横幅,还特意要求上面的字不要写得太官方化,要以口语表达。

     长途旅行的人如果善于观察,会看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例如某县用油漆绿化荒山,某市在公路边建造了很多美观漂亮的墙,这些墙看上去很像别墅的一部分,然后墙的后面是破烂不堪的农村房屋。

     有些信息可以让我们长时间思考,直到我们问出为什么。

     梁教授对罗老太说:“你比我年龄大,我称呼您一声大姐吧,这次来,我们也不是警察身份,就是特地来看望您,有件事想了解下,金条是怎么挖到的?罗大姐,放心,你说的话不会写进任何警方的报告,咱们就是闲聊几句。

    ” 罗老太说:“这事可玄乎了,我在大棚里种花,挖地挖到了一堆金条,还有人骨头。

    ” 梁教授点点头说:“罗大姐今年得有七十多了吧,还能记得解放前,这个地方枪毙过人吗?” 罗老太说:“我再有三个月就八十岁了,听我家过世的公公说,解放前,那会打仗,造孽哟,可没少死人,**共军来回打,最后一次,枪毙了很多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