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嘉嘉的父母都是知青,在那个年代,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展开,有1800万青年学生先后离开城市,来到边疆和农村,那里有着他们的青春年华,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恢复高考后,他们回到各自的城市,写了很多信。
1988年,他们结婚了,但是很快又离婚了。
离婚时,花花和嘉嘉只有三个月大,爸爸带着嘉嘉去了海外,妈妈在北方的一个城市抚养花花长大ChéngRén。
离婚的父母都刻意向孩子隐瞒了事实。
嘉嘉从来不曾知道自己有个妹妹。
花花从来没有机会喊过一声姐姐。
两个孩子,从此以后,天各一方。
嘉嘉的爸爸再婚,经过多年的打拼,跨国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嘉嘉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花花的妈妈没有再婚,含辛茹苦把女儿养大,母女二人相依为命。
花花发现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唯独自己没有,终于有一天,她问起了这个问题。
妈妈这样回答:你爸爸死了……你以后要是找对象,一定要看清楚,看看他是不是狼心狗肺、人面兽心。
花花说:妈妈,你想爸爸吗?他长什么样?
妈妈翻箱倒柜,找出一个上锁的铁盒子,花花以为里面放着爸爸的照片,打开后却发现是一本很旧的书。
妈妈一直珍藏着这本书,在书页深处,夹着一片干枯的樱桃花瓣。
单亲家庭的女孩都是美人鱼,她们喝又苦又涩的海水长大,经历过一些不为人知的苦难,能够看清生活里的危险,看清游在夜晚街道上的鲨鱼。
自尊和好强使得她们长出一个贝壳,内心里有珍珠,枕畔有泪水。
花花上了大学,喜欢上一个男孩,她壮着胆子告诉了妈妈,妈妈大发雷霆,气急败坏地数落了她好几天,初恋就
这么夭折了。
直到毕业,花花都没有恋爱。
她喜欢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会感到无拘无束,她总是觉得,有一个人就在远方等着她。
嘉嘉也非常喜欢旅行,心里隐隐约约觉得会在陌生的地方遇到一个人。
科学证明,很多双胞胎的性格和嗜好都差不多。
上海的一对双胞胎姐妹高考的分数都是479分。
记者为了探究这是偶然还是双胞胎之间特有的心灵感应,进行了上门采访,发现她们从小到大考分经常一样,妈妈看了姐姐的成绩单,就等于也看了妹妹的。
两人甚至各门学科的强弱也一样,都是文科好,数学成绩糟糕。
难以解释到吞噬的是有次作文,姐妹俩的标题一模一样,就连开头都一字不差。
美国拉特兰有一对自幼失散的双胞胎,哥哥常被陌生人当成弟弟,他最初以为还有一个人和自己长得比较像,后来,他接到了一个电话,两个人一说话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们的声音是一样的,弟弟也常在街头被人误认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