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日的折腾,他发现,自已的脑海里不知为何,比起妹妹到来之前,似乎有了一些思路。
如果新作已经确定下来要写一篇青春恋爱文,那么女主的设定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这将会直接影响全书的“气”,并且开篇就会把整个作品的文风给定型。
那么,如何挑选女主的人设呢?
虽然在他脑海里有许多现成的设定可以选择,但作为一个“下本书势必要证道”的大神级作家,他怎么可能满足于仅凭想象就把女主给捏造出来?
「艺术源于生活」。
「一切的优秀的设定都是有根据的。
」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
遵循着戏剧大师罗伯特·麦基的创作方法论,陆清认为最活灵活现的笔下形象,势必在现实中是有参照的。
否则,“生动”之感就不可能一直保持。
虚假的角色会渐渐脸谱化,渐渐失去活性,沦为死物。
而一旦角色不再生动,那么这本作品也就可以被宣判死刑了。
那是他不想看到的。
所以,「女主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
陆清给自已定下了新的创作方针。
“很好。
”
“有了这个,下一步就只需要思考,到底以什么样的女生作为女主的原型去刻画就好了。
”
他将平板的触屏笔的末端咬在嘴里,喃喃自语着。
“说起来,上本书之所以能成,是因为女主原型是小时候住在隔壁邻居家的大姐姐……她对我来说还比较熟悉……但新作就不能采用同样的人设了,要做出改变才行。
”
人设要基于现实,剧情则全靠幻想。
陆清没谈过恋爱,所以幻想出来的东西都是最最美好的部分,无论是邂逅、交集、在意,还是到后来的相知、相欢、相合……他笔下的情节,要远远比现实中的感觉更为科幻。
因此才会被读者追捧,留下“甜,太甜了”的评价。
事实上,陆清在初中之前,一直住在乡下。
老爹在外取材鬼混,总也不回家,所以他算是个留守儿童,每天能说上话的活人,只有定时来探望自已的邻居家大姐姐。
由于当时年纪太小,他已经记不清大姐姐的全名了,只记得好像是姓路,跟自已的姓氏是相同的发音。
大姐姐很漂亮,笑起来的时候很抚慰人心,令年幼的陆清得到过不少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