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受教矣。
”
她当然不会指望一个谶语就能收服英布英布在刘邦麾下还上演了造反-被杀的戏码,明显不是忠臣人设。
就算是史书盖章的忠臣,嬴云曼也不会给出五分以上的信任。
她没那么幼稚。
………
想到其中隐患的智者不少。
若英布和秦二一样有“反骨”,借秦二之财养独夫之兵,秦二又该如何处置?
谶语只是刑而为王,可不是“尊秦二则刑而为王”。
但天幕早就给出英布战功封王的结果,只能感叹天意在秦二:她挑中的英布确实是忠信之士。
连项羽也在项梁的谆谆教导中知道:绝不能单以谶语用人。
如今天幕将英布际遇公之于众,天下恐怕会涌现无数“得谶之人”。
比较特殊的是才能出众的韩信
他不仅认为秦二用人毫无问题,还给出极高的评价:君以诚待将,将以忠侍君。
【老师等一下!我有问题!】
【我记得秦二是荀派啊!她信性本恶的啊!她怎么会草率地把燎原一营交给初次见面还犯过法的英布?】
【这位同学问得好这当然是因为秦二还有后手。
】
【那就是她超前的治军理念:为军队配备指导员。
】
英布疑惑地看向指导员,实在看不出这扛不住他几拳的“文弱”指导员能算什么后手。
文弱只是对比英布本人,指导员和一营同吃同睡同训,绝对是优秀的士兵。
指导员露出和善的微笑,英布心中恶汗。
瞬间想起了被“抄写营规”“当众检讨”支配的恐惧。
一营成员……不,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是士卒的士卒们若有所思。
指导员的指导卓有成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