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6章

首页
    同情两秒后,嬴云曼继续分析这个考点。

     什伍连坐就是邻里连坐。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有一人犯罪,邻里知情不报就会被连坐。

     理论上,如果不知情就不会被连坐、或是只承担少量责任。

     但秦法要求邻里自证不知情。

     有监控的时代都不一定能自证清白,何况是现在。

     路引改革导致邻里连坐名存实亡也很好理解: 人口流动加剧,就不好编伍编什。

     至于她为何要连着亲属连坐一起划去 这本就是封建统治阶级最简单粗暴的抑民手段,她既然没有忘记初心,就应该站在百姓那边。

     拖到秦历30年才废除连坐,是因为在基层警务覆盖之前,只能先以连坐制降低犯罪率。

     生产力所限,她无法直接改变社会性质。

     但压在百姓身上的禁锢,能剥一层算一层。

     ……… 黔首无法理解废除连坐对于他们有多大的意义,但不会被连坐就是好事。

     人有善恶,恶人看到连坐制被废除,自然是欣喜若狂: 邻里监视减少、处罚力度降低、甚至不会祸及家人! 有法家弟子对此深感忧虑。

     “不必如此忧心,”老人却是看得通透:“后世以废除连坐为谋圣功绩,必是其利胜于其弊。

    ” 【徭役田赋这两个点太严肃,就不编段子了,给你们说下我的联想记忆法。

    】 【这个确实。

    】 【秦历37年免除徭役不管三七二十一,免了徭役再说。

    】 【???】 【好简单粗暴的联想。

    】 【但有用,我记住这个时间了。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