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初一十五嬴云曼都要写两封信。
一封由专人送去给在外巡游的祖龙,另一封通过驿站寄给韩信。
“大胜!”
满月之下,捷报再传:
项羽领兵追击溃军数百里,斩头曼于马下!
此战歼敌三万骑!
蒙恬复盘整场战况,对韩信用兵再无疑虑。
诚为兵仙也!
先是据守不出示敌以弱。
又借民间商贸传出“秦军内部有变,新将韩信无治军之能只会据守长城”迷惑匈奴。
匈奴久攻长城不下,为储备过冬物资,冒顿集结兵力,绕道去无城墙之防的北地郡掳掠。
韩信却早已通过匈奴的攻势确定时机。
调八万精兵入北地郡设伏,又有项羽早就在九原郡枕戈以待,才得有此番大捷。
击败匈奴不难,蒙恬就曾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
但戎狄轻骑善于骑射,即便落败也能轻易撤退,秦军难以追击。
当初李牧养兵数年,以部分赵人和牲畜为饵诱敌深入赵地,再两翼包抄歼灭匈奴十余万骑。
如今的匈奴单于汲取教训,不会再轻易深入秦地,每次掳掠都会派遣大量斥候以防包抄。
蒙恬本以为李牧之计已不可复现。
但韩信不是示敌以弱数年再诱敌深入,而是诱使匈奴认为他们已识破秦军之计,再进行反制
源于李牧之计,却截然不同。
韩信命军队据守不出,只为迫使匈奴绕道。
匈奴认为轻骑兵奔袭速度远高于秦军,用部分军队正面佯攻拖延驻军、另一部分绕袭北地郡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数月来韩信治军极严,秦军早已习惯长途奔袭。
早在匈奴分兵之前,韩信就作出准确判断,提前调派八万精兵前往北郡,仅以不足两万的精兵与二十万适戍边者来进行防守。
适戍边者是因罪受罚来戍边的人,战斗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