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几?名官员,都是有实绩的,他也不?知道?该选谁比较好。
又是一天激烈的争吵,朝上还?是没能决出主事人,圣上疲惫地摆手。
大总管略带尖锐的声音大声传话:“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之后圣上便走了,官员们也陆续走出大殿。
大安朝的早朝是五日一次大朝会,三日一次小朝会,这?几?日因为北方几?个省的雪灾,天天都开小朝会。
圣上每次与大臣议事后,便会回文华殿批改奏章,他跟他爹一样,是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容不?得一点享乐。
礼部尚书柳大人跟着圣上来到文华殿外?,请求觐见。
小太监进去禀告,很快就出来了。
柳大人行礼后站立在殿下,恭敬地说:“秉陛下,微臣求见乃是看到了一篇好文章,其中论点或可对赈灾有些?用?处。
”
圣上接过小太监奉上来的奏章,柳大人修改了一些?不?规范的行文,剩下的内容原封不?动抄录到奏章上。
所以圣上的看到的文章,便是一篇极好的策论,行文格式严谨、内容颇有新意,论点皆有可用?之处。
难得看到一篇实用?的好文章,对此次赈灾用?处极大,即便圣上从小被教育喜怒不?形于色,也忍不?住拍案叫绝。
“好啊!这?文章写得极好!不?知是哪位大儒所写?”
柳大人说:“回陛下,此文并非哪位大儒所作,乃是国子监的一名学?子所作。
”
圣上讶异:“国子监的学?子?”
不?怪圣上惊讶,就连柳大人知道?后,也震惊许久。
这?文章里面的方法,不?是为官数十载,根本写不?出来这?样实用?的策论。
区区一名国子监的学?子,年仅十八岁,甚至还?未及冠,竟能写出这?般文章,实在令人惊奇。
为防止是好友或者那学?子作假,柳大人还?特意去了一趟国子监,找到那学?子的授课夫子,把他做过的课业都看了一遍,才终于确认,这?文章真?是那学?子所写。
柳大人:“微臣一开始也是不?可置信,还?去了国子监确认,看到那学?子过往所作文章,才确认是真?的。
”
圣上一拍桌子:“好!果?然英雄出少年,有如此肯干实事的年轻学?子,何愁我大安不?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