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到家时连晚饭都没吃,只?简单洗漱一番就累得呼呼大睡了,衣服都是吴峥嵘帮她脱的。
尽管已经挨家挨户通知到位,但她心里其实一直没着没落。
常做基层工作的人都知道?,别对居民的口?头?保证抱有?太大希望。
许多人是因为抹不?开面子才当面答应的,事到临头?的时候,人家该不?去还是不?去。
所以,次日?早上,她吃过早饭就跑去第一居委会,瞧见有?居民搬着板凳结伴前往人民体育场,她心里真是狠狠松了一口?气!
因着给每个居委会通知的活动时间不?同,居民们是分批次前往体育场的。
一整个早上,不?断有?居民提着板凳上街。
这?个画面简直成了光明街的一道?崭新的风景线!
报社派来的记者将居民们抱着板凳,排着长龙,喜气洋洋去听?课的场景抓拍下来。
而这?张随手一拍的相片,先?是刊登在?《滨江日?报》上,后来被《人民日?报》和各大国字头?报刊转载,再后来参加“全国社会主义新闻摄影展览”,还一举获得了金奖。
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生活积极向上的典型代表,被传播转载了数十年。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叶满枝尚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光明街会被一张相片带火。
她正提着板凳与最后一批居民,一起前往体育场呢!
前方长长的队伍特别壮观,规模并不?比那天的游行队伍小。
经过其他街道?,被路人问起时,居民们还要?不?断跟人家显摆。
“我们是去听?市长讲课的!什么?,你?也想听?啊?那可能不?行,只?有?我们光明街的居民可以参加。
忆樺
凭啥只?有?我们能参加?活动是我们街道?组织的,当然只?有?我们能参加啦!”
“市长只?给我们光明街的讲课,听?课名额都是有?数的,我们街上五个人里只?有?一个能去听?课,名额可宝贵啦!”
叶满枝听?着他们的炫耀,笑得直捂脸。
平时看不?出来,她们街上的居民还挺有?集体荣誉感和虚荣心的。
体育场里这?会儿已经坐满了人,操场最前方搭了一个高高的讲台,上方的红色横幅写着“滨江市光明街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
各种横额、标语、彩旗、大字报,挂满了大半个操场。
每个区域都有?街道?干部、民警、居委会委员、居民小组长,以及街道?积极分子负责维持秩序。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