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组合……纸张被墨水占据,接着一段段故事从中浮现而出、永不停歇。
有时,那读故事的人会感到乏味,于是亲自伸手涂抹,改变故事的走向与脉络。
被改变的墨水们换了个方向,又开始永不停歇地变化与成长。
故事挤满白纸,有的精彩纷呈、有的枯燥无趣、有的深刻奥妙、有的轻松幼稚,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永不停息、永不终结。
一个时代落幕了,下一个时代又来临;一个物种消失了,新的物种又上场;一段往事结束了,新的未来有开启……终于,读故事的人对这一切感到满足,祂将那写满情节的书本放进抽屉之中,打了个哈欠,离开了抽屉与书桌。
”
没人说话,阿比盖尔、黑泉、红山茶旅馆的老板都怔怔地看着查尔斯。
还是阿比盖尔把他捶了一下:“然后呢?”
旅馆外,花车的队伍走向了远方,熙熙攘攘的人群留下脚印和花瓣、鸡蛋壳和果皮。
归于寂静,查尔斯抬起酒杯,抿了一口冒白泡沫的啤酒,呛得咳嗽:
“然后?然后,尽管无人阅读,那纸张也不知疲惫地诞生出着新的情节,那抽屉被新的故事溢满,新的人物,新的冒险,新的悲欢离合,新的起承转合……故事正在上演,只等有人再次翻阅的那一天。
”
?《后魔法时代》堂堂完结!感谢陪伴?
小说最初诞生于一个念头:“我想看尽一个世界的全部故事”。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起码我能竭力想象一个世界共同遭遇某种事件时的各方反应。
很快,这个念头就演变成“一个经典的魔法世界失去魔法后会有什么反应?”
至于小说的写法,理所当然选择了最自由的“单元剧”(我喜欢写短篇);情节编排则模仿游戏里的“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
于是我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游走,感受悲欢离合、埋下草蛇灰线、寻找前后呼应的线索……
这也是《后魔法时代》想呈现的在重大历史节点里感受片段化的故事。
所以我也不得不承认小说的“主线”是次要甚至是薄弱的。
但如果您真的很想搞清楚“魔法大异变”到底为啥,下面是一种解释:
※※※
异变就是所谓“白神”的手笔。
在小说世界的正史里,祂以“白衣”创世;而人人喊打的“邪教”烟晶会则声称神还有个一体两面的“神之影”它们其实象征着“白纸”和“笔墨”,所谓的“神明创世”正是“创作者提笔纸上的书写”。
主线角色甚至在第32章《由一只狗说开去》里隐隐约约察觉自己的世界是被“创作”出来的,所以才存在解释不清的bug。
没错!《后魔法时代》其实是篇元小说!(什么啊!)
※※※
很惭愧地自认为这部作品有小巧思,缺大构架;沉迷离奇幻想,不管读者死活……而它取得的收获超乎我的想象这小说竟然是有人看的,本万年冷门选手竟然得到如此多评论。
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注目,世界就无法存在。
所以,读者也是创世神。
真诚地握各位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