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姐,求你收下吧。
”◎
汴京出时容易,进时难。
入汴京受城门校尉验明过关,便是姜时愿回京的第一难。
“你们二位娘子,不能进京,快快离去。
其余之人,可以入京。
”
校尉的声音从往来路过的车舆、货车后传来,许多商户牵着马、市井百姓徒步走向漆黑的门洞,唯有姜时愿二人止住在城关口。
三七不解问道:“为何?”
校尉董二不太乐意解释拿官威压制,三七据理力争,校尉更怒不再怜香惜玉,黑着脸粗粝地命令手下之人将二人赶走,带着幕篱的姜时愿连忙挡在兵甲门前,问道:“有话好说,但是不能过关,总要给个由头吧?”
董二便指了指贴在朝阳关前的告示,丢下一句:“自己去看。
”
姜时愿走上前,撩起眼前的白纱。
告示贴在城墙最醒目的位置,以靛蓝为底,金墨提字,最后还上印着户部司的朱印。
写于宣德三十四年,为新颁布的新规。
上述大致写道:
入上京城者,必须先入朝阳关随查,验明身份。
以上之人不得放行入汴京:封疆大吏与藩王无召不得入京;作奸犯科、身负命案者不得入京;无户籍为证或者户贴为贱籍者,不得入京。
前两条都没问题,唯有第三条让姜时愿犯了难。
宫里来的内侍成特意告知,圣人仁厚虽然赦免了她们的二人的罪责还了自由身,但二人的户贴上仍为贱籍,不是良民。
贱籍者又在世人口中被称为贱命,不属于是士、农、工、商四民之列,是比平民还要卑贱的社会阶层。
入贱籍的男子不得科考,不能购置土地,不能从商从业,永世不得翻身,编入正户。
而入贱籍的女子则比男子更加悲惨,因为世俗观念,甚至不能与普通民众通婚,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将自己卖入烟花柳巷。
三七也仔仔细细总览了一遍,神情很是愤恨:“怎么这样啊?这是何时颁布的新规,怎么以前从不知晓?姐姐,这样我们岂不是进不了京城了?”
董二非但没有对二人的遭遇同情,反而横笑了一声:“不然呢,这上京城是你们两位卑贱之人想进就进的嘛!本校尉倒是觉得这条新律真好,世人本来就分三六九等,你们这些臭虫烂虾就该待在腌臜污秽之地,凭什么和我们这群上等人同住在一处,享汴京之繁盛。
”
董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