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链。
虽疑点甚多,奈何环环相扣,让姜时愿无从查证无从辩驳,好在,她眼下终于发现了破案的关键。
这两份前后相差一个时辰的验状分为监察司董二和典狱司苏言所写,这两人之中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姜时愿先是去了趟临水居,秘密地找了苏言问了三年前验状的事情。
苏言一听姜时愿是为姜淳的事情而来,顿时脸色铁青,连忙合拢支摘窗,威声直下:“此案如今移交给大理寺重审,和我们典狱已无关,你怎敢插手?而且你...与姜学士的关系。
”他顿了顿,又说道:“涉入此案,实乃不妥。
”
“若被魏国公拿捏住了把柄,你性命不保!”苏言激动得唇角抖动,谁料姜时愿神色自若,语音淡淡,“他不会的,苏兄无需为我担忧。
”
因天牢一事,典狱谁人不知魏国公视姜时愿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苏言觉得她大抵是疯了,还为谢循开辩,急道:“阿愿!”
“我费劲心思走出女囚,逃离皇陵,进入京中,进入典狱,日日夜夜所想的不就是为兄长洗冤。
此案我绝不放心再交给任何人,还请你助我。
”她藏着一路以来的不易,字字心酸,裙衫轻扬,跪在地上。
苏言着实看不下去,左右为难,最后咬咬牙将她扶起,直叹“罢了、罢了。
”
“你手里所拿的验状确我所写,你的兄长是我亲自验的尸体。
姜淳死于鸩酒,身上也并无任何外伤,当是没人强迫、主动饮下。
苏言回忆起姜学士的尸身仍不免唏嘘,又接着回答了姜时愿接二连三抛来的问题,回答着回答着,又察觉不对,姜时愿仿佛是在审自己?
苏言猜的没错,姜时愿就在审他,问他姜淳尸身的细枝末节,验尸时的天色环境及验尸用了几时等等,苏言苦思冥想,均回答无误,看起来不像是在作假。
“苏兄,你再仔细回忆回忆,验尸时我兄长的尸身可还有哪些不曾写入验状上的异状?”
姜时愿小心觑着苏言的眼色,“什么都可以...你再想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