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7章

首页
    摆手,“这京察大计是国之大计,自太祖皇帝始,至今两百余年,不曾旷废,如今大同无战事,封将军不回京述职,就是抗旨,满朝文武皆有目共睹,你要我如何啊?” 燕思空躬了躬身,语调趋于平缓:“老师,蒙古地区大小部落几十个,从前有瓦剌尊大,尚能互相牵制,如今瓦剌衰败,这些大小部落很可能重新集结,继续侵扰边关,大同无战事,但依旧危机四伏。

    ” “思空……” “这是其一。

    ”燕思空打断了颜子廉,“老师且听学生说完。

    其二,老师与我心知肚明,靖远王是不会回京的,若强逼他回京,甚至下旨催促,万一弄巧成拙,怕是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

    ” 颜子廉沉声道:“你是想说,封将军会反?” “学生万万不敢说。

    ”燕思空道,“学生亦不知道,靖远王会如何应对。

    ” 颜子廉抚须道:“是封野告诉你,封将军绝不会回京的吗?” “这那还需世子说呢,靖远王迟迟没有动身,便已是答案了。

    ” 颜子廉眯起了眼睛。

     “其三……”燕思空凝视着颜子廉,他猜测,下面的话才是颜子廉想听的,“有靖远王在,尚可遥遥牵制阉党,令他们有所顾忌,否则,这天下早被他们搅乱了。

    ” 颜子廉慢慢拿起手边的杯子,饮了一口清茶:“这话倒是在理,但封将军同为总兵与总督,一手掌握大同军政,三十万重兵,距京只有六百余里,你以为陛下能容他多久?他若此次不肯回京述职,岂不令人坐立难安?” “他若回京述职。

    ”燕思空直视着颜子廉的眼睛,目光灼灼,“会如何呢?” 颜子廉抿了抿唇,没有言语。

     “封家三代忠良,报国之心,日月可鉴,莫非老师也不信任靖远王?” 颜子廉语重心长道:“思空,我是一国之相,断事岂能凭个人喜恶?封将军手握重兵,却一味想着明哲保身,多年来阉党祸乱朝纲,鱼肉百姓,他不闻不问,当然了,从前瓦剌势大,他远在大同,即便有心也是无力,可现如今瓦剌已破,封将军焉能对此坐视不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