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0章

首页
    封野冷道:“我说了,我知道轻重。

    ” 燕思空点点头,见四下无人,快速亲了封野一下:“回去吧,想办法笼络赵傅义将军。

    ” “明白。

    ” 燕思空花了几天时间,研究了大同府近几年的年表和与京中往来的公文,又去拜访了几个月前刚去巡按大同的御史章辰,了解那里的近况,不管皇帝对考核的内容满不满意,至少他得先把列题出得像样,否则若真要降罪,他第一个跑不了。

     准备了十几个列题后,他去找刘岸,刘岸乃吏部尚书,自然要让他来定夺,刘岸就开始打马虎眼,觉得这个也可以,那个也可以,最后,说要与颜阁老商量一番。

     燕思空早料到会是这样,便让他商量去,反正最终列题如何,肯定不是他来决定。

    接下来,就要看颜子廉与封剑平如何动作了。

     月底时,昭武帝举办了大宴,一是对不远千里赶来吊唁的藩王表示谢意,二是为他们送行,明日,除了封剑平,其他藩王们便可启程回地方了。

     当然,没有人会当真相信他将这么多藩王召回京中仅仅是为了给太后举办盛大的葬礼。

    除了封剑平以外,其他藩王亦涉及到削藩一事,自梁王洞庭湖自刎后,削藩就成了举国之重的大事,如今刚完成了一半,国库就已经难以想象地丰厚,而未完成的另一半,定然是因为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挠。

     昭武帝召藩王回京,实是在立威,今日可以令千里之内的藩王,包括靖远王回京,明日也可以要所有藩王都来朝拜,削藩,绝不有一丝手软,而这些,显然都是谢忠仁的主意。

     不得不说,在削藩上,谢忠仁立有大功,当然,也得罪了不少藩王。

     果然,在大宴上,昭武帝搬旨,夸赞诸藩王为了国家大计,奉公克己,乃天下之典范,皇族之楷模,燕思空看着那些藩王恨得牙痒痒还强颜欢笑的模样,心里十分想笑。

     趁此时机,封剑平主动提出,大同府也当适当削减军备开支,战事暂缓,应该养民了。

     昭武帝连表面的推辞都省了,忙命兵部操持此事。

     宴会进行到一半,昭武帝高兴地说:“朕还有一喜事,要与爱卿们说。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