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又私自离营、或不听驯化的,一律格杀,很快就把征召的士卒震住了。
偷偷赶制的六千多个天灯已经准备好,燕思空观察了数日的天象,终于选好了一个有南风又晴朗的日子,在鸭嘴山脚下各个通路都部署好将士,然后一个一个地点燃了天灯,放上了天。
那一夜,也许是中庆百姓目睹过的最壮观、最难忘的一夜,数不清的天灯乘风而起,顺着南向的风飘向鸭嘴山,薄暮下昏暗的天空被照亮如白昼,一点点的天灯如放飞的萤火,又如从天而降的火石,成片成片地掉入鸭嘴山深处。
没过多久,山上四处起火,起初只是零散的火光,最后火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广,直至连成一片,整座山都陷入了可怖地火海之中。
都掌蛮做梦也不会想到,靠着天时地利在山中称王称霸,横行了两朝的他们,会以这样的方式被灭族。
史书上对此战姑且称为“战”有一段不太详尽的描述:天灯雨落,鸭嘴山大火燃尽三天三夜,都掌蛮自此绝迹。
而这寥寥数语,不足以描绘那三天三夜的惨象的万一。
两万多都掌蛮族人,在大火围困中被活活烧死,有逃下山的,也被围堵在山脚下的将士当场格杀,大火不仅将鸭嘴山烧了个精光,也把山下百姓的房屋田亩付之一炬,大火燃尽后,侯名亲自领兵上山,搜捕残存的蛮匪,按照陈霂的指令赶、尽、杀、绝。
据闻山火狂浪的那一夜,都掌蛮族人的惨嚎声穿透云霄,中庆城里的百姓半夜都不敢入睡,幼儿啼哭不止。
站在城墙上夜观山火的燕思空,面无表情地问身旁的元南聿:“你可知这一场火,要烧死多少人?”
元南聿心中百味陈杂,听得此言,不止如何作答。
燕思空喃喃自问自答,“诸葛孔明一生放过四把大火,为救刘备,火烧博望坡,连吴抗曹,火烧赤壁,为定云南,火烧藤甲兵,死在孔明火下的亡魂以百万计,却在最后火烧司马懿的时候,一场天降大雨,浇灭了他的北伐之志,他言火攻太过残忍,必遭天谴,你说,那一场雨,是不是就是天意?”
元南聿深吸一口气,燕思空语气中的冰冷让他胸口堵得难受,看着火势熊熊的鸭嘴山,想着山上垂死挣扎的人,谁人心绪能够平静?
燕思空显然并不需要元南聿回答,他继续说道:“我今日用一把火灭了一族,若有天谴……”他苦笑一声,“收我阳寿就是,但别叫我要做的事功败垂成。
”
元南聿快速道:“行军打仗,岂能无有伤亡,都掌蛮残害百姓,作恶多端,死有余辜,你根本不必担心什么天谴,你这是……是替天行道。
”
燕思空淡淡一笑:“狼吃羊,羊吃草,杀了狼是为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