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些固守城内的将士,绝大多数一生都没见过大军压境的场面。
燕思空看着远处雄伟恢弘的城池,它就像一个奢华而庞大的怪物,盘卧于一望无际的山河之间,用瑰丽的表象将天下有识之士诱骗其中,再用芬芳的美酒和醉人的权势将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戕害,有的人丢了命,有的人丢了魂。
这座城池里,上演了多少阴谋诡计、生杀血泪、悲欢离合,可每个人都想进去,进去的每个人,都想往上爬,爬上那无上之上的巅峰,将所有人都踩在脚下。
身后传来稳健的脚步声,无需回头,燕思空也知道来人是封野。
“你还不能下床。
”封野道。
“我只是受了鞭伤,不是腿断了。
”燕思空依旧目不转睛地眺望着远处的紫禁城,感慨道,“我离开时,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回来。
”
三年,仅仅三年,他助封野杀了回来。
“我也没想到,父亲、母亲、大哥,定是在天上庇佑着我。
”
燕思空忆起自己离京的那一天,怀揣着滔天的野心,策马驶出永定门,回首一望,想起的是黄巢的诗,一句“我花开后百花杀”,包藏着的是多次落榜、怀才不遇的激愤和汹涌澎湃的志气豪情,后来他揭竿起义,兵入长安。
几百年后,太祖皇帝同样揭竿而起,君临天下,他借古喻今,留下“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如今,他和封野站在了这里。
他们终究会成为史书的执笔人,还是一段微不足道的篇章?
百年以后,世上会怎样写他们,怎样说他们,怎样看他们?
封野似乎看穿了燕思空的想法,他专注地看着他势在必得的疆土,轻声道:“你是不是在想,史书之上,究竟会为我们留下怎样的笔墨。
”
燕思空喃喃道:“史官笔,诛心剑,且看他们如何将我一笔一笔凌迟。
”
“成王败寇,你的生平,尚未盖棺定论。
”
燕思空摇了摇头:“我不做半点奢想。
”
封野看着燕思空怅然的模样,心里突然有些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