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章

首页
    谢琅说是。

     崔灏皱眉:“既入国子学,便是奔着入仕去的,此子倒是有些手段,能让卫氏直接越过嫡次孙,把名额给他,原本依着卫三郎身份,他要走科考之路,并不顺畅,有了国子学这么个金字招牌,倒无人再敢为难他了。

    一旦他得势,卫氏手里便又多了一把可用的利刃。

    他又日日在你枕边,你可要慎之又慎。

    ” 谢琅不知想到什么,默了默,道:“侄儿都明白。

    ” 语罢,又问崔灏户部军粮的进展。

    崔灏:“还在交接文书阶段,这回是从京营借粮,手续要比以往繁琐。

    不过,卫悯既推你入了殿前司,料想不会再在此事上为难北郡。

    ” ** 国子监藏书阁很大,除了望不见尽头的浩瀚藏书,还有专门供学生读书的区域。

    阁内一年四季都提供适合各个季节的饮子。

     因是正午用膳时间,阁内没什么人,卫瑾瑜去书架上挑了几册想看的书,就随便寻了一张长案,展袖坐下,一面吃糕点,一面翻书。

     没多久,又有两人联袂而来。

    见这个时辰阁内竟有人,还比他们早到一步,新进来的二人俱露出惊诧色。

     “兄台没去用膳么?监内膳食堂的厨子所制饭食十分美味。

    ” 一人主动问卫瑾瑜。

     卫瑾瑜抬头,见说话的是站在左边的学子,一身朴素蓝袍,木簪束发,容貌虽不算太出众,但眉眼开阔,气度疏朗,一看就是容易相处之人,便道:“我不饿。

    ” 学子明显愣了下,又问:“你也是今年新入学的学子?” 卫瑾瑜点头。

     蓝衫学子立刻叉手为礼:“在下青州孟尧,字子攸。

    ”又指着旁边的白袍学子:“这是魏惊春,苏州人氏,字雪青。

    不知小兄弟你如何称呼?” 他看着卫瑾瑜年纪小,没再以兄台呼之。

     卫瑾瑜看着二人,陷入短暂的沉思。

     青州孟尧,苏州魏惊春,分别是这一届青州解元、苏州解元,尤其是魏惊春,能在士子云集、人才辈出的苏州府斩获头名,实力可想而知。

     这二人,与来自宁州的苏文卿,被这届学子私下里成为“寒门三杰”。

     卫瑾瑜熟悉他们的名字,是因为在上一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