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2章

首页
    皇帝不信他,宋洋是这样对小皇帝说的:“前两日闵阳王截走了延平帝,恰好我当时也在南郊别院里闲逛,就偶然听到了两人说的几句话。

    闵阳王说驸马是延平帝的子嗣,但延平帝说不是,他说他的儿子早就夭折了,驸马只是唐家人找来的替身罢了” 这番说辞与对明达说的基本没什么差别,想来除了将偷听修饰成了偶然听到之外,基本上都是真的。

    只是有一点,他将延平帝话中的“女儿”改成了“儿子”,还自以为聪明。

     好在小皇帝不笨,稍稍一怔之后,就从宋洋脸上看出了端倪。

     哭笑不得之余,小皇帝到底还是更信面前的蠢人,也算放下了一桩心事。

     事后他想了想,又命人将从闵阳王府带回来的那些“证据”全毁了他自小读过不少史书,怕哪日自己也因为皇权移了性情,索性现在就把后路堵死。

    也免得今后万一与阿娘生出龃龉,性情大变的自己会利用这莫须有的罪名,去做些如今的自己所不齿的事。

     这些明达都不知道,但毫无疑问她相信小皇帝自己能够处理好。

    因此将宋洋移交出去后,她便没有过问此事,彻底将决定交给了小皇帝。

     直到闵阳王一案过审定案,明达才如约出手保下了宋洋一条命。

     不过宋洋这样的祸害保他一条命也就够了,明达并没有要替他免罪的意思,更不想将他留在京城继续替宋家招祸。

    因此最终宋洋被判了流放,逐出京城,永不得归。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等宋洋被带走之后,明达和唐昭首先便是去求证他的说法。

     唐明东和薛氏被关了将近一年,两人从一开始紧咬牙关什么都不肯说,到后来也渐渐失去希望开始吐露明达想知道的消息他们本就不是什么坚定不移的人,否则当初真正的“唐昭”夭折,两人就该向延平帝请罪,而非另外抱来个孩子偷梁换柱。

     明达与唐昭怀着求证的心情,难得一起去见了两人。

     被关在地牢深处,常年不见天日的两人情况都算不好。

    消瘦憔悴是必然的,被审讯更多的唐明东还好些,薛氏被关久了看上去却是有些恍惚与反常。

     见着二人到来,唐明东只是微微眯了眯眼睛,反应很是平静。

    但薛氏不同,她一眼就看到了唐昭,于是原本蔫蔫缩在墙角的人,一下子就冲了出来。

    她猛的趴在栅栏上,撞得栅栏都跟着闷响了一下,却是目光灼灼的盯着唐昭,口中不住喊着:“阿昭,阿昭,快过来,让阿娘看看你……” 讲真,黑灯瞎火的薛氏这般反应,还真让人莫名有些后背发凉。

    尤其唐昭早在唐家时就见识过薛氏偶尔表露出的反常,这时又被这异样灼热的目光盯着,下意识便往后退了一步。

     明达难得有维护唐昭的机会,当下上前一步挡在了她身前,安慰道:“有我在,没事的。

    ” 唐昭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明达,眸底也不由生出几分暖意来,唇角抿成一个柔和的弧度:“多谢殿下,我没事了。

    ”她说着又从明达身后绕了出来,看一眼明显异常的薛氏,疑惑道:“不过她这是怎么了,怎么看上去这般……”不正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