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给陵州城留下了三千守军,由刘四指挥,加上赵方的特务营三千人驻扎城外,和俞虎的总务处一万多人,守望相助,保护大本营。
如同陈同升所言,陵州城池坚固、军民一心,这两年他们在城防上也花了不少力气,便是来个十倍人马,想攻下陵州城也是不易。
沙场秋点兵,九月末,小夫妻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陵州,正式起兵。
朝野震惊的同时,朝廷那边自然也不能闲着,宇文长风一边准备登基大典,一边从淮南道、河东道调集兵马,奔赴河南道平叛,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
淮南道是景王府的大本营,根基所在,离得也最近,很快便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开赴陵州平叛。
所以几日之后,玉峰寨这勤王之师才刚出陵州不久,就在瀛洲一带与淮南军迎头遭遇上了。
十万对十五万,叶云岫倒不是太担心,平时地方镇兵有限,即便淮南道,也没有朝廷的大量驻兵,根据他们之前掌握的消息,叶云岫算来算去,这十五万人之中除了淮南府的镇兵,恐怕有一多半是东拼西凑的各地驻兵,甚至还可能有不少是临时征丁来的民团新兵。
根据朝廷镇兵吃空饷的惯例,实际人数恐怕还不足,不然你说连年战乱,朝廷打了那么多年仗,这十万,那二十万,哪来的那么多人呀。
只是河北道方向五万人也快到了。
探子来报,河北军刚到严县一带,大约四日能到,于是叶云岫决定,为了打好第一仗,兵贵神速,这四日足够他们先解决十五万淮南军了。
两年过去,叶云岫就没打过这么阔气的仗,足足十万大军,于是她毅然决定,正面对战,试一试他们磨了两年的这把刀。
出兵陵州的第六日,玉峰寨大军在瀛洲西部与淮南军迎头遭遇。
这一带以丘陵地形为主,秋收后的农田一望开阔,对方兵力远多于他们,再正面对战,似乎不是一个有利于他们的选择。
但是叶云岫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整个山寨却没有任何人质疑。
玉峰寨大军一向有这个自信,他们寨主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淮南军的主将名叫蒋兴,据说从前是宇文长风的伴读,年轻气盛,狂妄得很,仗着兵力优势,指挥十五万人马兵分三路,打算对玉峰寨大军来个包围之势,可惜他们行军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玉峰寨大军的速度,第三路分兵没能包抄过去,变成了一个半包围之势。
叶云岫也不含糊,令孟姚率骑兵营五千人从中间穿插过去,徐三泰率陵州卫两万人、马贺率野战营两万人,紧随骑兵营打开的通道,急行军迅速穿插到敌后,杨行率守备营一万五千人、田武率先锋营两万人、周元明率卫戍营一万五千人正面迎敌,跟淮南军的三路分兵直接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