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文帝修道观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也不仔细想想为什么比他官大的都闭口不言。
若是宣文帝像前朝正德皇帝那般听得进去谏言,他们又怎会为了?顶乌纱帽而眼盲心瞎,只敢说些小事。
这一帮敢怒不敢言的言官,无一不惋惜陈英这位敢说的言官,虽说仗凭着老祖宗立下的“言官不可杀”的规矩能留条小命儿,以后的仕途算是甭想了?。
“住口!”崔弘快步走?上前,跪在他前面,眼神?焦急,对宣文帝道:“陛下,老臣今后定会对他严加教导,请陛下责罚。
”
陈英只是台院侍御史,只可当朝弹劾低级官员,若要弹劾高级官员需上报御史中丞,再由?御史中丞上疏给宣文帝,根本没有资格上谏皇帝。
崔弘回头怒斥:“还不向陛下请罪。
”
他执拗地别开视线,语气中的坚持不减分?毫:“老师,对不住。
”
“陛下……”崔弘还想再为他求情?,被宣文帝冷声?打断,“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微臣姓陈名英。
”陈英挺直腰杆,不卑不亢回道。
“好,陈英,越级上谏,廷杖二十?。
”宣文帝一挥手,大殿上候着的密院使者立刻将陈英拖出殿外行刑。
宣文帝瞪向崔弘,身上透着肃杀之气,语气不容置喙:“再有求情?者,一同仗二十?。
”
二十?廷杖是最少的数目了?,陛下只罚他越级上谏之罪,便是想堵住悠悠众口,他们顺坡下驴即可。
陈英是崔弘一手带出来的,做御史,就是要不畏强权,敢于弹劾百官。
可上谏陛下哪能与弹劾百官相提并论。
刚则易折,古往今来有多少有风骨的言官因此丢了?性命,以此换来史书一笔伟绩值得吗?性命都丢了?,要这些虚名做什么。
崔弘长叹口气,挨了?这顿板子,也是长长记性。
百官各自站着眼观鼻鼻观心,他们心里清楚陛下是在杀鸡儆猴。
殿外只有一声?声?棍子打在皮肉上的清脆声?传进殿内,陈英竟是咬死嘴唇一声?都不愿发?出。
不一会儿密院使者急匆匆回来禀报:“陈御史身子太弱受不住,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