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我摸到一张纸,将它取出来。
这是数日前,曹麟托人从淮南给我捎来的。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从祖父家抄没的物什以及去向。
其中,有书籍七千余册,曹麟在其后注明,说皇帝令太学搜罗佚散典籍,凡抄没之书籍,皆送往雒阳太学。
但祖父的书在运走之前,有人从雒阳秣陵侯府而来,将其中的八百六十二册带走。
八百六十二册,正是无名书的数目。
而秣陵侯,便是现在的东海郡公,太子太傅荀尚。
此事乃是秘密,我打听了两年也毫无头绪。
曹麟用了何等手段我不得而知,但他也会些潜行窥私的本事,我不能离开雒阳,便也只有他能帮我。
就着微弱的灯光,我再将那些字迹看了一遍,最后,将它塞回席子底下,继续睡觉。
第33章谋划(上)
第二日,大长公主梳洗了一番,入宫去了。
直到傍晚,她才回来。
进门时,她唇含浅笑,看那模样,我知晓事情已成。
晚膳之后,她照例将我留下,道,“太后已无异议。
”
我微笑:“奴婢恭贺公主。
”
“接下来便是宫中内卫。
”大长公主道。
我道:“正是,此处最是紧要。
无殿中诸将策应,诛杀太傅便无从下手。
”
大长公主皱了皱眉,道:“殿中诸将乃左卫殿中将军庾茂与右卫殿中将军程斐所辖,程斐与主公相善,倒是好说话,却不知庾茂其人忠心如何。
”
我说:“桓瓖公子任郎中,与庾茂甚善。
殿中诸将不满太傅久矣,若由此入手,当有可图。
”
大长公主深以为然。
桓瓖在皇宫中宿卫,不过也正是因此,他不像公子那般每日早出晚归。
第二日,恰逢他轮换下来,大长公主遣人在他出宫时送了口信。
桓瓖从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