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首页
    充任,皇后亦是此意。

    且东平王为散骑常侍,亦有意以其子充任。

    ”公子道,“东平王一向主张摒除外戚干政,在宗室之中,乃是不可多得的强硬之人。

    ” 这话不错。

     本朝自开朝以来,势大者无非有二,一为外戚,一为宗室。

     因高祖分封之故,宗室有钱有地,还养兵自重,乃是朝廷心病。

    而为了对付宗室,先帝与现在的皇帝扶植外戚,以为抗衡。

    故而在当朝,先是有外戚袁氏专权,而后有了荀氏,如今,又有了庞氏。

    皇帝虽对待外戚也无甚情义,总是拉一个打一个,但此法甚为有效,宗室虽然仍分封在外,但各王侯多是在朝中担任一些不参与议政的闲职,故而在朝中风光的人多是外戚。

     不过如今此事有了些变化。

    庞氏虽然也是外戚,但皇后夺权之时,乃是得到了梁王等一众宗室的支持。

    她比荀尚更懂得宗室的厉害,对宗室亦礼遇有加,故而梁王成了太子太傅。

    除了梁王之外,荀氏倒台后,宗室中的许多人亦占据了机要之位。

    如皇帝的堂弟东平王,如今当上了散骑常侍,而在低一级的四个员外散骑常侍之中,高祖的侄孙乐浪郡公占了一位。

     可参与内朝议政的近侍官职,向来颇受各方中意,宗室如此,庞氏更不例外。

    皇后的另一个兄弟庞逢加官侍中,而堂兄庞荟当上了通直散骑常侍。

    据我所知,她想拔擢为通直散骑侍郎的人,正是庞逢的儿子庞琚。

     我笑了笑:“皇后用事至今,已近两月;东平王当上散骑常侍,亦有月余。

    此事至今仍未定夺,想来还要僵持些时日。

    ” 公子看着我,目光中有了些意味:“霓生,你若有话,不妨直言。

    ” 我说:“据我所知,自先帝以来,门下省诸近侍之职,皆皇帝亲自选任。

    拔擢之人,皆大多为世家出身的才俊士人,如今日般,外戚、宗室并重,乃从所未有。

    ” 公子道:“正是。

    ” “本朝以来,士人虽不与外戚与宗室争锋,然朝中中坚之力,仍在于士人。

    如今外戚与宗室将手伸到了散骑省,士人之中,如侍中温禹,尚书郎王绪,黄门侍郎孔珧等人,心中如何作想?尤其温禹,乃门下省主事,通直散骑侍郎人选之事,当时教他十分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