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章

首页
    “三叔,这才哪到哪。

    ”李谨言道:“你看着吧,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不过你也得小心,皂厂就是前车之鉴,厂子的安全一定要注意。

    ” “我知道。

    ”李三老爷点点头,突然一拍脑袋,“我之前忘了和你说,大丫头的婚事定下了,就是那个邢家。

    ” “邢家?他们不是要退亲?” “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李三老爷顿了一下,接着道:“还有,谨丞要到北方政府里做事了,听说是邢家引荐的。

    ” “三叔,这消息确实吗?” “我还能骗你?”李三老爷嗤笑一声,“你是没看到你那个大伯母,这两天走路都恨不得鼻孔朝天。

    ” 听到李三老爷的形容,李谨言忍不住想笑,这的确是大夫人的性格。

    不过,李谨丞要到北方政府中做事了? 想到楼大帅和司马大总统的关系,李谨言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第四十五章 四月下旬,国内的局势愈发紧张。

    南北双方军队开始大规模调动,火药味越来越浓。

     某些国家四处煽风点火,盼望南北双方立刻大打出手,好从中获利。

    某些国家却并不希望华夏彻底陷入战乱,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英国的传统势力在长江流域,正好是矛盾冲突最尖锐的地区。

    英国驻华全权公使朱尔典分别照会南北双方政府,希望双方克制,不要爆发“无可挽回”的冲突。

    并且言明,为了保障英国侨民的安全和英国的利益,英国的军舰和租界内的军队,会在必要时做出适当的“应对”。

     法国同英国保持一致。

    德国的态度却有些微妙,德国公使哈克斯绍绅在发回国内的电报中写到:一个四分五裂的华夏并不符合德意志帝国的利益。

    相反,一个统一的亲德国家,将有实力牵制庞大的俄罗斯,成为德意志在亚洲的一个有力“盟友”。

    华夏军队在满洲里的表现很出色。

    虽然同德意志陆军相比,他们只能算是三流的军队,但比起尼古拉二世手下的灰色牲口们,已经足够优秀。

    ” 不过哈克斯绍绅也指出,在满洲里表现出色的华夏军队,是一个强大的华夏军阀的“私军”。

    而且华夏的工业发展十分落后,比起沙皇俄国,还要更加落后。

     美国没有发表支持任何一方的言论,反而对南北双方都表达出了善意,当然,善意的前提是,大量的订单。

     俄国同日本的表现也十分耐人寻味,一向脾气暴躁的北极熊意外的保持了沉默。

    或许是俄国内部接连不断的各种运动让沙皇头疼不已,也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在冬宫的授意下,俄国公使廓索维兹只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再没发表过意见。

     反倒是日本对华夏即将出现的内乱表现出了极其热切的关注。

     “若华夏发生内乱,则是大日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