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儿子王广,与大伙儿相互见礼,正是刚才一起的中年人。
王广至少去年还在洛阳,因为秦亮刚到洛阳那会儿,在曹爽府听到过他告状的事。
现在却不知道王广何时来的淮南。
不过王凌有四个儿子,还有兄弟,所以不缺人质。
孙礼向王凌引荐秦亮时,王凌发出“哦哦”的声音,应该并没听说过秦亮,估计转头就能把秦亮的名字忘掉。
毕竟年纪大了。
很快秦亮就能加深王凌的印象,秦亮单刀直入、干脆利索地拿出了两份简牍递上,说道:“仆请明公早作准备,预防吴国的攻打。
”
王凌无神的眼睛忽然一亮,瞪眼道:“吴军要来了?老夫怎不知?”
秦亮忙解释道:“仆推测吴军会来,还没来。
仆以为,最可能的时间是今年夏秋之后,距今还有半年时间,足够时间提前准备,并可知会荆州、豫州等地同僚。
”
果然好些人刚才都没记住秦亮的姓名,这时周围一阵私语。
有人重新问秦亮是什么官,有人小声说:“扬州刺史部兵曹从事史。
”
对于这样的景象,秦亮见怪不怪。
王凌打量了一会儿秦亮,又转头看孙礼。
孙礼轻轻点头。
王凌见状,这才拿着简牍,转身走到上位的几案后面坐下,把简牍放在案上展开来看。
王凌简单翻了一下,问道:“这么说,秦参军是猜的?”
“可以这么说。
”秦亮站在原地道,“但并非凭空猜测,仆有大量论据。
若要更直接的凭据,最好派人到东吴实地打探。
东吴若动员大军,必有明显迹象。
”
王凌“哦”了一声,似乎重新恢复了“待机”状态,从头到脚都放松了不少。
秦亮见状,顿觉王凌比孙礼要难以说服。
没办法,他只是和孙礼能朝夕相处,却与王凌不熟。
卷一第30章愿为君奏
好在王凌对曹爽府出来的人、应该没有成见,王凌还是愿意听听秦亮的看法。
听说司马懿与王凌的私交不错,司马懿与河东(山西)并州的士族似乎都相处得很好,但王凌应该不是司马懿的人。
作为河东士族早期领袖人物王允的侄儿,王凌的人脉之广,大魏朝廷中难有人望其项背,他在内心里看不看得起司马懿还两说。
镇西将军、雍州刺史郭淮是王凌的妹夫,郭淮的女婿又是阳里亭侯贾充;镇南将军、徐州刺史王昶是王凌的发小,从小兄事王凌,满朝皆知。
还有禁军的老大,领军将军蒋济,也是王凌处了很长时间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