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闻青自己做衣裳、做鞋子卖,赚了好几百块呢。
”
“好几百块?”王婶光听这个数字,就傻住了。
“对了,闻青说,现在鞋子市场好,王婶你不是会做鞋子吗?闻青说了,想请王婶你帮忙做鞋子,一个月给你三十块钱。
”
“三十块钱?”王婶整个就处于震惊中,三十块钱啊,自从她家麦秸垛烧了,粮食和地窖都烤了之后,她家都一个多月没吃细面了。
别说三十块钱,一个月十块钱,她都干,不然到过年连吃都要吃不上了。
“嗯。
”姚世玲笑着,温声温语的,问:“王婶,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当然愿意。
”王婶点头拉捣蒜。
“那你得帮我个忙。
”姚世玲说。
“啥忙?你说。
”
姚世玲说:“王婶,这村里的人你都摸得清,闻青说了,咱需要五个人,现在你答应了,还差四个人,你能不能帮我找四个做鞋手艺同样好的,一个月二十块钱工钱。
”
“二十块钱工钱?为啥我的是三十?”王婶疑惑地问。
姚世玲笑着说:“闻青说了,王婶本事大,仗义,多给十块钱是应该的。
”
王婶一听,心里喜悦极了,当即应下这事儿,暗暗觉得闻青一家真是好的没话说,三十块钱啊一个月,就在家门做鞋子,多轻松啊,这可比城里人赚得多了呢了。
而她还比其他人做十块钱,多这十块钱,她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出去,不然闻青不好做人。
王婶心里涌出各种思绪,最终的结果是,她尽心尽力地为闻青找另外四个人。
与此同时,闻青已经骑着自行车到了县城。
刚骑到肖姨裁缝店门口,就见门口挤满了人。
这又是怎么了?
第46章
“闻青姐!”宝红从人群中挤出来。
闻青推着自行车上前问情况。
“他们啊,来应聘的啊。
”宝红乐呵呵地说。
应聘?闻青这才想起来,昨晚她写了份招聘启示贴在外墙上,没想到今天早上就有这么多人来应聘。
“走,我们去看看。
”闻青将自行车停在修鞋大爷跟前的树下,用环锁锁住,然后才走进肖姨裁缝店。
肖姨裁缝店内,肖姨正忙着询问应聘者。
“你做裁缝几年了?”肖姨问。
“一年了。
”
“一年有点少了,我们招聘启示上写的要三年以上,真不好意思啊。
”肖姨抱歉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