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首页
    。

     天熙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民间有祭灶扫尘的习俗,宫中为了避免走水,严令不得私祭,不过扫尘的习俗倒没有废除。

     卫衍奉诏入宫的时候,远远就瞧见内侍们举着稻草扎成的扫把,上面为了讨喜还扎了红锻,正到处跑来跑去掸着看不见的灰尘。

     宫中各处清扫都有专人负责,当然不会有积灰的角落存在,不过这个习俗蕴含着“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的用意就是要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去,寄托了百姓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倒不是真正为了清扫打理房子,所以正在做此事的内侍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笑容。

     看到眼前这幅喜庆的景象,卫衍虽然身体疲惫,心情却很轻松。

     _分节阅读_16 那日下午皇帝给了他旨意后,就遣他去了大理寺,这几日他一直泡在大理寺与众人商议年后出发的诸项事宜。

    景朝的处刑一般是在秋后,但是谋逆大案不在此列,判下后通常都是斩立决,况且皇帝为了杀鸡儆猴,巩固他亲政后的势力,对此案下的命令是严审重判。

    除了被太后当场诛杀的罪魁祸首外,此案牵连者众多,御笔朱批后的处决名单有厚厚一叠。

     “十岁以上斩立决,十岁以下入贱籍,仆从奴婢尽数没官拍卖,幽州世家此后数十年恐怕都会一蹶不振。

    ”大理寺卿一边翻看卫衍带来的条陈,一边摸了摸胡子,在那里微微摇头,“卫大人不用多虑,虽然此事太急,准备事项繁琐芜杂,不过自有下官属下众人操心。

    卫大人就请打点好行李,到时候出发就是了。

    ” 话是这么说,卫衍可不敢托大。

    这事他担了名头,若出了事自然也是找他,辛苦一点也是没有办法,所以他盯在那里熬了几日,看着众人校对名单以及重新审阅了一遍案卷,确定没有差错,才命人封存名单案卷等物品等着出发之日。

     这事急就急在放在年末办理,若在平时也不需要熬夜苦干。

    这里要说说景朝的朝会制度和各处衙门的休憩惯例,就能理解为什么会这么着急。

     景朝的朝会分大朝会、朔望朝和常朝,大朝会在每年岁首,冬至和皇帝万寿之日举行,并非为了议事,而是皇帝接受百官朝贺的盛大庆祝仪式;朔望朝在每月初一十五举行,百官朝谒,与常朝的最大区别在于朝谒的人数多品阶广;至于常朝即是平常说的早朝,一般在每旬的逢二、四、六、八日举行,一月十二次,只有符合品阶的朝臣才能朝谒。

     当然没有早朝的时候皇帝还是不能休息,一般会召见重臣在御书房或其他地方议事,不过到了每年十二月二十八,岁末祭祖以后就会封朝封玺,一直等到过了正月十五后,才会重新开朝会议事。

     而景朝的各处衙门的惯例是十日一休,称作旬休,另有节假日并皇帝皇后太后等生辰亦有几日休息,岁末年初的年休则长达十多日,除了几个比较特殊的衙门,其他衙门在年休时按例不办公务。

     皇帝到了年末才把这事交代下来,并且按他的意思是正月十五过后就出发,到了幽州大概是二月初,正好避开正月不染血腥的惯例,到达后即可择日按旨处刑。

     这就意味着做事的日子只有短短几日,众人只能辛苦一点把这活赶出来。

     好不容易卫衍把一切安排妥当了,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