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齐远恒,以前的事朕不管,以后,朕的人可不会容你再随意欺负。
景帝这般想着,合上密折,闭上了眼睛,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这么想着的皇帝陛下,显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某个事实:说起欺负卫衍来,他要论第二,这天底下恐怕没人敢认第一的。
第二日是正月十七,新年后首开朝会。
按理来说每月的十五十六都应该有朝会,不过因在正月里,这朝会的日子就推迟了一日。
今日的朝会上群臣讨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春汛,另一个则是春闱。
景朝境内共有三条大河数百条支流,北有一条,南有两条,每到汛期,这几条灌溉了无数良田,养育着黎民百姓的生命之河,总要肆虐几次。
景朝的河工是年年修月月修日日修,不过成效不是很显著,或大或小的绝堤,每年都要冲毁数千万良田。
春有春汛,春天一到,冰原解冻,上游支流河水迅速增多,千支万流汇集起来造成下游河水暴涨,绝堤就时有发生。
夏则有夏汛,夏汛一般是各地雨水充沛大量降雨引发的。
秋汛也是如此。
大概只有冬天没有汛期的烦恼,但是到了冬天。
河水干涸无法灌溉,也是一个困扰农户的大问题。
春汛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钱,二是治理的方法。
河工年年修,年年都要花上大笔的钱,然而到了汛期,河水一冲千里大堤就化为虚无,属于银子打水漂还听不见响的那种活。
关于春汛是工部首先发的难,工部尚书先是出列向景帝禀报了春汛前各处河堤的修整情况,然后开始指责户部批给他的治理费用太少,今年户部批给他的河工治理费用,只有他上报的一半,言下之意就是因为钱没到位,造成很多活干不下去。
工部发难,户部自然接招。
户部尚书肖越马上出列解释,为什么要砍掉工部那么多治理河工的费用,反正是这里不合理,那里也有问题,最后开始哭穷。
肖越是景帝的亲信,景帝既然把掌管一国钱粮的大权交给了他,自然是信任他的,也明白他的难处。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经过数十年的修养生息,国库还是挺充裕的,但是自景帝亲政以来,已经接连办了好几场大典,再加上天公不作美,这个冬天是几十年少见的酷寒,为了赈济百姓度过这个严冬,各种放粮免赋等措施肯定会影响今年的国库收入。
户部目前于钱粮上虽然还算不上捉襟见肘,但是治国与治家同理,总要有个长期的打算,不能吃了这顿,就不管下顿了是不是?
基于这样的原因,肖越自上任以来就致力于节流开源,能不花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