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亟需待办的事,都是紧要事,齐远恒的建言再好,想到这里面的花费,景骊就有些犹豫了。
“陛下,农桑才是国之根本,齐兄的这些建议,都是治国良言,陛下为何要犹豫?”卫衍看着皇帝的脸色,蓦然想到了什么,“陛下,若是因为钱粮不凑手,不如臣带头捐些俸禄。
”
当日,安乐侯开了个“诚心悔改”的头,向朝廷上缴了一大笔罚金,把其他人都架在半空中下不来了。
卫衍觉得他依样画葫芦,为这事带个捐俸禄的头,朝臣就算不愿跟进,但是身为皇帝的忠臣们,他们若要脸面,不跟进也得跟进了。
“别,你可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去胡闹。
”景骊竟然有机会指责卫衍胡闹,也是很难得的。
“陛下,不用替臣担心,这点小事臣不至于应付不了。
安乐侯能这么帮陛下,臣也可以。
”卫衍知道皇帝的意思,皇帝怕他这么做,会得罪了其他的大臣。
但是,为了皇帝,为了天下百姓,他不怕得罪人。
“安乐侯是安乐侯,你是你。
千万别去闹事,朕还不至于委屈你。
”景骊肯定不能同意卫衍这么做。
安乐侯是个富贵闲人,而且有他母后在后头撑腰,其他人就算对安乐侯有怨言,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卫衍是卫衍,他不愿卫衍受委屈,更不需要遇事了让卫衍挡在他的前头,卫衍好好地陪在他的身边,与他携手共度这漫漫人生路,就已经足够。
“臣不觉得有什么委屈,能够帮到陛下,臣很高兴。
”
卫衍以为这是真正的国之大事,既然皇帝觉得有困难,那么为了成大事,牺牲一点他的个人声名或者私利,他根本就不觉得哪里委屈了。
“朝臣们都知道,朝廷根本没到这么困难的时候,你这么做,朝臣们不明就里,还以为是朕指使的,恐怕要认为是朕抠门了。
”景骊转眼就想出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打消卫衍的念头。
上次安乐侯的事,被捎带进来的人都是有错在先,最后被架在火上烤也是活该。
但是这次朝臣们又无过错,卫衍这么做就不太妥当了。
不过卫衍想要帮他的心,是好的,景骊肯定不能去打击他。
反正卫衍的目的是想帮他,若是卫衍发现这么做不但帮不了他,还会给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