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记在心上了。
”
未东来:“我哪里会笑她?这孩子这个不怕麻烦性格才是好的。
”
楚嫣然:“又拿你做官的眼光去看别人。
又不是人人都在官场。
”
未东来叹道:“唉,我已是改不过来了。
我们先看信,要是有要紧的,就赶紧先给他们回信。
”
两人话不多说,分坐两边拆开信。
楚嫣然想了一下,先拆楚颜的信,她以前接过许多未起宁的信,都是报喜不报忧,先看楚颜的,能更快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
未东来也是先拆楚颜的。
楚嫣然好奇地问:“你怎么先看颜颜的信?”
未东来怔了一下,笑道:“不是我不关心儿子,宁儿的性格我清楚,他的信写得规规矩矩,颜颜从性格上看,更愿意报忧不报喜。
”
换句话说,未起宁的信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楚颜会夸大难题,制造声势。
如果是写奏表,这两种写法都各有用处,需看情势而定。
不过这两人还没学会,他们两个要配合起来就好了。
现在他想了解他们路上有没有遇上问题,看楚颜的信最快。
他看楚嫣然也是先看楚颜的信,说:“你果然更爱女儿。
”
楚嫣然也不分辩,她本就希望让他这么以为,免得看轻楚颜在她心里的分量。
楚颜写给两人的信完全不同。
写给楚嫣然的就写了许多路上的衣食住行。
【万幸无人生病!我与春喜、秋香一辆车,宁儿与袁道长一辆车,大家吃喝一样。
行路两天清洗不便,就有了口气,用薄荷膏漱口还算有用,盐粉和碳粉也有用,大家都没生牙病。
在车里住了十一日,无法沐浴,只能勤换衣服,也无人生出疹子来。
住进驿站用了当地的食水,也没有人胃肠不适,至此可安心矣。
】
提及高颂艺时,她写给楚嫣然的就是【此人与未大人一般年纪,身壮有力,恐是行伍之人,穿戴却又文质彬彬。
他折节下交,不知是何缘故。
】
楚嫣然皱眉。
写给未大人的,就是【高颂艺主动送上名帖,我等不得不前去拜望,他官话说得不错,没有口音。
他赠我三人的是一模一样的三份文房四宝。
隔日便与我等一同进城,拜访县令。
县令欲延请我等,也是他出口打岔。
县令惧他,不敢勉强。
过后却不曾登门道访,也不曾再送书信来。
】
截止这封信送出,楚颜等足了五日没见到高颂艺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