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首页
    ,陇州旱情竟已危急至此?,实乃朕失察之过。

    ” “今特?擢升国子监四?门博士谢漼为?行营判官,随钦差大臣一同前往。

    缮之,朕知你素有才学与?谋略,此?次重任,你协助钦差,不得有怠。

    ” 按惯例,国子监官员无需上朝。

    今日事出?紧急,加之此?前谢漼向上峰献策,后呈于圣上。

    故而圣上特?意宣谢漼入朝。

     谢漼出?列:“是,臣定不负圣上重托。

    ” 圣上继续安排,判官加上谢漼共二人,文书官员三人,钱粮官员三人,赈灾核心人员负责统筹指挥。

    至于其余差役,比如负责物资运输和管理的?队伍,则由上述核心官员来安排。

     早朝散去,身着青袍的?低品阶官员们三两成群,聚在一处窃窃私语。

     “这谢漼!此?次他随侍郎大人奔赴陇州,若他能在赈灾中崭露头角,立下?些功绩,那青云直上之路,可就被他踏上了。

     另一人撇了撇嘴,哼声道:“他不过年?轻气盛,不懂收敛。

    今年?雨水稀缺,明眼人都能瞧出?大旱将至,这本?是再?浅显不过的?事,偏他就爱出?风头,急不可耐献策呈给圣上。

    ” “人家可是出?身名门谢家。

    即便?此?番去陇州毫无建树,单凭家族荫庇,往后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岂是你我能比的??” “所?言极是。

    唉,人家还未及冠,便?已有这般前程,实在叫人嫉妒得紧呐!” 要知道,国子监官员晋升之路向来艰难。

     国子监主要职责在于教育,并非朝廷核心行政机构,官员难以通过政务决策、处理机要大事,积累政绩实现快速升迁,大多只能在学术成果、培养人才方面下?功夫。

     因而,这几?名官员便?有些看不惯,认为?谢漼初入官场,就如此?善于钻营取巧。

     在他们 看来,旱灾之事,稍有敏锐感知之人便?能预判,可谢漼却借此?在圣上面前卖弄,使得圣上外派官员时留意到他。

     这样便?能跳出?国子监原本?的?晋升体系。

     再?者,谢漼如此?年?轻,跟随礼部侍郎前往陇州,定能立下?功绩,待归来之日,晋升便?是板上钉钉之事。

     二人一路低声议论,回到衙署,站于廊下?仍未罢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