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首页
    老太太听了便夸她:“你说得是,这丹药同那些五谷杂粮混在一起是大大不好的。

    ” 这一回回来,三奶奶知道她爱热闹,便开了宴席,请了南京城有名的戏子女先儿,叫媳妇姑娘都来凑趣。

     国公府的戏楼叫小西州,临水而建,带广厦的阔屋,便是三、五十桌也能摆下,屋檐四角都悬挂着镀金的玻璃吊灯,一时齐齐点上灯,极为富丽堂皇,众人吃过一回酒,老太太便道:“成天里尽听这些帝王将相,有什么意思?” 旁边的四爷便站起来:“祖母,听人说苏州样子那边出了个水磨腔,我前儿在宣王府听了一回,果真如名,‘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

    三嫂子,要不咱们今儿也听一听。

    “ 三奶奶笑笑:“这又有什么不行的。

    ”吩咐莫二家的速速请了管戏的来回话。

     戏婆子弯着腰进来,先是磕头请安,这才道:“回老太太、三奶奶的话,别的戏倒好说,只这水磨腔是魏良辅魏老大人改良来的,外头的人寻常也不会。

    “ 表姑娘玉瑛好奇:“怎么?这当官的还唱戏?”不止她心里奇怪,连秦舒也觉得奇怪,戏子是下九流,朝堂上的大人怎么会自降身份做这些事情? 这位表姑娘是北京国公府一位姑奶奶的姑娘,家里都是武将,自幼也会些拳脚,父母怕她将来不好嫁人,便遣人送来南京,请家里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约束一二。

     那婆子弯着腰道:“魏老大人是致仕归乡,自己本就喜欢,他倒不会唱,只是作曲写词,统统都会。

    如今炙手可热的,便是他们家里家养的戏班子。

    ” 老太太听了,想了想,道:“你么想听,这也不难,改明儿下了帖子请来就是。

    倘若真像说的那般好,咱们府里也养这么一班就是。

    不独唱唱戏,那些个小姑娘,往府里站着也显得养眼。

    ” 叫老太太这么一说,几个姑娘少爷便都站起来:“不如,咱们各写一封帖子,看谁写的得体,如何?” 几个年纪小的姑娘少爷惯常这样比试的,这么一说,便不只是写帖子,定是要骈四俪六起来。

    偏老太太爱看这些,一时间丫鬟们,奉上笔墨宣纸。

     这里正说闹着,外头来了婆子来禀报:“回老太太,外头人回话说,京里的大爷已经到码头,老爷已经去迎去了。

    ” 这位大爷名唤陆赜,今年不过虚岁三十,十七八就点中了状元,在外做官十几年,倒是头一次回家来。

     众人实在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