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又到挖冬笋的时节。
去年年底罗翠红和老张挖了很多冬笋,晒出很多笋干,苏笑笑就买几根大骨头和几根排骨,用骨头汤炖笋干、豆腐以及藕和海带。
张怀民的父亲牙齿松动,不敢碰藕,吸满了汤汁的豆腐,软而不烂的海带和笋干不费牙,笋味淡不寡,海带没了腥味,老张非常喜欢。
临走时苏笑笑叫他把笋干都带走他也没客气。
到了首都老张就去供销社买海带,然后给闺女单位打电话。
张怀民的妹妹也喜欢骨头汤炖的笋干,就问她妈今年还去不去大哥大嫂家。
罗翠红本来有点犹豫,再一想她和老张不去的话,苏笑笑每天上班没空上山,所以腊月初妞妞一考完试,罗翠红就叫丈夫给儿子儿媳发电报。
农历腊月十七下午,罗翠红和老张带着孙女妞妞到岛上。
翌日早上吃过饭,老两口就拎着工具上山。
本地渔民几乎都认识爱跟大孩子到处跑的团团。
一看到团团跟老张有几分相似,没见过罗翠红和老张的渔民也能瞬间猜出他们是团团的爷爷奶奶。
本地人对老两口十分热情,自家的笋挖好就帮老两口挖,因为他们这几年没少麻烦苏笑笑写信,用的还是她的钢笔和纸。
中午苏笑笑回来吃饭,看到屋檐下一堆鲜笋,惊得瞳孔地震:“妈,爸,怎么挖这么多?”
妞妞从屋里出来:“当地阿公阿婆给的。
大妈,这个岛上的人真好。
”
岛上四十岁以上的人能说好普通话的没几个。
老两口今儿遇到的几个岛民五十多岁,跟首都土著交流起来简直鸡同鸭讲,所以妞妞没听出人家好是因为投桃报李。
团团在岛上几年,方言说得跟本地小孩没两样,但这小鬼到山上就玩,没好好翻译,也没听出人家这么客气是看在他妈妈的面子上。
罗翠红系着围裙出来附和:“是呀。
他们非要给。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毛钱一颗的大白菜。
”
苏笑笑点头。
罗翠红震惊:“这么便宜?”
“竹林里随处可见,想吃早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