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崇敬他、赞颂他,唯有姜云婵惧他恶他恨他。
这些心思无人能感同身受。
姜云婵只能日日坐在禅房的窗前发呆。
“世子从扬州、金陵找了好几个绣娘和厨子带回京中,说是伺候姑娘呢。
”夏竹坐在姜云婵身边,舀了勺粥递到她嘴边,“姑娘还是想开些,其实世子他对姑娘”
“好了,夏竹!”姜云婵打断了她,抿了口粥,艰涩地咽了下去。
她知道自己只能暂时忍耐,吃不下的饭也得咽,不想走的路也得走。
但她绝不会真心委身于谢砚,此生此世绝无可能。
姜云婵不想再提那人,扯了扯唇转而问:“淮郎顾淮舟应当回京了吧?”
姜云婵到底还是放心不下他。
夏竹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却在此时,谢砚刚好跨门而入,身形微顿。
门口的光被颀长的身影遮住了,房间骤冷了几分。
姜云婵慌忙垂头,咬了咬唇。
谢砚并没说什么,接过夏竹手中的粥,并拉了个脚凳坐在姜云婵身边,不疾不徐舀着粥散热。
他的脸上无悲无怒。
瓷器砰砰作响的声音却如同叩击在人心上。
姜云婵最怕他这副不显山露水的模样,心中惊惧不已,随便扯了个话头,“听说陆大人今日回京?”
“他先走,我们推迟一天。
”谢砚吹凉了粥,喂到她嘴边,意味不明望着她,“今日我们还有些要紧事要做。
”
姜云婵“哦”了一声,不想多问。
谢砚又道:“多吃点,晚上带你出去散散心。
”
姜云婵没什么兴致,但又怕他提起方才的事,便点头应下了。
到了晚间,华灯初上。
谢砚带着姜云婵一道入了城,沿城中小河而行。
清风徐徐,流水脉脉,谢砚牵着她的手,两人一前一后走着,看上去极是祥和。
可一路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