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3

首页
    府广场的集资。

     那还是八年前的事,那时候朱广平还在县委办公室给王步凡做秘书。

     那时候全国各大城市无论规模大小,都涌动一股在城市繁华路段建设一处广场用来表示自己为广大市民着着想的暗流,时任方山县县长的刘世昌自然不甘落后,在县人大会上提出了在方山县修建广场的提议,并力排众议得以实施。

     修县政府广场时,县上的资金也严重不足,于是就像全县群众资金,全县上下,不论是在职人员还是农民每个人都集资二百元钱,说好公路修通三年后利本一起归还。

     数年后,用中央的扶贫款把集资的钱返还给各单位和各个乡镇,由他们返还给本人。

    凡是单位,都把钱返还给了本人。

    但是,到了乡镇就不一样了。

    过去,乡镇是县上的派出机构,建国初乡镇只有几个干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时也只有十几个干部。

    一九八二年年将乡镇正式定性为一级人民政府后,乡镇按照上下对口设了许多部门机构。

    现在每个乡镇都是成百甚至几百干部,十几个乡镇领导。

    这么多的人,发工资都困难,何况他们还都搞了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少则负债百万,多则负债千万。

    他们平时就想尽办法从农民身上弄钱,保自己的工资,发奖金、还债,拿到这些返还的钱,压根儿就不想给农民还。

    全乡只有少数的几个村庄还给了农民,大多数没还。

    一时间农民纷纷打着横幅聚集在县委县政府门前讨要辛苦的血汗钱,事情都惊动到了市里,最后由市里出面又从中央扶贫资金中拨付一批款子还给了农民才把事件平复下去…… 现在,张洪军提出面向全乡干部职工集资,朱广平自然不会答应。

     肖传海也在一旁指出:“刚才秦所长的提出让工队垫资也是个办法,我原则上同意,但是我感觉不保险。

    招标上的工程队不同意垫资怎么办?”肖传海的话又让大家陷入了沉思中。

     沉思了一阵,朱广平又看了眼秦天河,想听听秦天河的意见。

     从一走进朱广平的办公室,秦天河的大脑就一直在飞速的运转着。

    突然,他的脑海中跳跃出一个奇异的想法,只是不成熟,他不方便说出来,现在看朱广平拿眼看他,他鼓了鼓勇气,道:“朱书记,我有个想法,就是不大成熟,不知道能不能说。

    ” 朱广平鼓励秦天河道:“天河,说说吧,大家都不是外人。

    ” 秦天河看了眼朱广平,道:“我想我们可不可以以工代赈。

    ” “以工代赈?”大家都把目光投上秦天河,急切地等着秦天河继续说下去。

     秦天河饮了口茶,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让公路经过的沿途村庄出劳力,来解决自筹资金的问题,请大家讨论,看这样行不行?” “以工代赈”之前在一些小型工程搞过,搞的非常成功,现在秦天河提出来,大家都感觉不失是解决问题一个好方法。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