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们搬了垫了褥子的竹椅来,两个身强力壮的婆子抱了老太太道竹椅上坐好,又将竹椅搬到靠门却避风的地方,这才退了去。
原来太叔祖母已经几乎走不动道了。
老太太混不在意的冲几个孩子招招手,她这把年纪本就是高寿了,更何况当年她自愿到宗祠来,本就是来养老等死的。
“曦儿宜儿这几日在家中,可曾把功课落下?”要说老太太不教曦儿她们功课已经许久了,可是一上来问的还是两个小丫头这方面的事儿,这在古代当老师的估计大半都是如此,哪怕日后学生都功成名就了,也仍旧会如此询问。
蓝正杰在他那位老师面前不还是一样如同个孩子似得被教训?功名利禄什么的,人家就没放在眼里过。
锦曦蓝宜在老太太左右手边站定,齐齐点头:“每日都习一个时辰的小楷,下午跟姐妹们一道做女红,午休闲时下棋弹琴,日日都忙碌的很。
”
“少来唬我老婆子,小曦儿最爱躲懒,在我这里方如此,回了家岂能老实?宜儿倒是个老实的,就是胆子太小,又贪嘴”老太太笑眯眯的数落。
锦曦被说的脸红无措,嗔道:“太叔祖母又瞧不起曦儿了。
”
蓝宜点着小脑袋给她作证:“除了三不五时的躲在大姐姐房里,二姐姐都很老实”
这是作证呢还是拆台啊?
老太太也不计较,只是看了锦甯一眼。
其实说起来,她最担心的反而是锦甯。
这孩子不是她手把手教的,心思也沉的叫人看不透。
那年还在宗祠里吐过血,可见其心中郁结之深。
如今,可看开了没有?
但见她面色红润,精气神比那时苍白的模样都好了许多,便也就当她想好了。
靖王家的那孩子是个好的,待她又一心一意,日后定然不会薄待了去。
虽说门第高了些,但以锦甯现在的身份,配着倒也绰绰有余了。
俗话说高门嫁女,锦甯与小世子,却也算是门当户对的。
有蓝家撑着,两个兄长也不是怂人,自能护得她周全。
人老了,就是爱瞎操心。
陪着说了一小会话,老太太便迷迷瞪瞪起来,不一会竟是躺在竹椅上睡着了。
婆子要抱了她上床去歇息,却叫锦甯拦住了,吩咐道:“今儿天气好,就不要挪动了,拿一床被子替太叔祖母盖了,晒晒太阳身子骨也能好些。
”
婆子依言退下了,伺候的丫鬟便取了被子来。
恰好祭祖仪式也要开始了,锦甯等便退了出去,到外头时,武郡侯府的诸位已然不见了人影,只剩下波谷银铃一人在,很是有些凄凉。
姑奶奶们和小姐们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