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性格,颇得“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之精髓,尽管除夕夜从华鼎松口中听闻许多隐秘往事,回家一病,又忙着应付方笃之,几乎忘了个精光。
今天这顿晚饭,因了洪鑫垚追问打听青丘白水,也就重新想了起来。
知道了,想起了,说不好奇是假的。
心底深处却又本能地有些抵触自己的好奇心。
犹豫之间,手指似乎都僵硬了。
一个不小心,已经按下了“确认”键。
也罢。
既来之,则安之。
逐条打开阅读,没多久,便发现所有的结果大同小异,只有一份冠冕堂皇语焉不详的简历,不足千字,很可能来自同一个官方源头。
“何惟我(夏历3094-3143,西历2543-2592),男,祖籍越州东平。
党员。
“共和前5年(夏历3110)随父母迁居花旗国。
共和2年(夏历3116)毕业于帝国空间物理学院航空动力工程专业。
共和6年(夏历3120)获得该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次年(夏历3121)因在航空推进器领域的杰出贡献被授予终身教授职务,同时服务于该校航天技术研究所。
“共和19年(夏历3133),卫国战争爆发。
何惟我冲破重重阻挠,携妻子归国,成为我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打动了无数海外学子,鼓舞他们回归祖国,为共和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他曾经是整整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归国后,何惟我历任中央航空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华夏理工大学空间物理系系主任、教授等职。
共和21年(夏历3135),主持发射成功大夏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当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光荣入党。
共和23年(夏历3137),主持发射成功大夏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获得当年‘全国科教领域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科教系统十大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一长串光荣业绩与荣誉称号清单末尾,只有一句话:“共和29年(夏历3143),在京逝世,享年49岁。
”
好似一部雄壮的交响乐演奏到最高氵朝,拦腰一个休止符,戛然而止,永远等不到终曲乐章。
短短几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