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6章

首页
    心于你带我看这世间。

    ” “我只是好像懂了些,你为何说想将我藏起来了。

    ” … 第145章骨子里相似的人 马车行至半路时,南浔便与闻笙下了车,她们避开了繁华的主街,专挑那些幽静古朴的小巷来感受广陵城当地的年味。

     两人途经了一条“琵琶巷”的小巷,这巷名颇有诗意,让人不禁想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琵琶声。

     小巷内,家家户户的窗棂上,都挂着精致的红灯笼,透出暖黄的光晕,偶尔还有几声犬吠或孩童的嬉笑传来。

     朦胧月色下,两人并肩而行,一阵凉风轻拂衣袂,南浔看了眼四处无人便将闻笙往怀中揽了揽。

     她突然有些好奇地问道,“闻清禾,你孩童时期都是怎么过的?” “我?”闻笙笑了笑,“我自幼便喜欢读书,时常就是在书房中坐上一日,次日再之。

    ” “孩童时期的几年就一直都在书房中吗?”南浔又问道,“不会无趣吗?” 闻笙细细回想了一下自已的孩童时期,而后轻轻颔首,“那时确实不会觉得无趣,反而有些乐在其中。

    ” 书房于某种意义而言也是她孩童时期得见世间万物的一处乐土。

     “我小时候常和姜时他们逃课去掏鸟蛋或打鸟烤了吃,我爹他常常被我气得跳脚。

    ” “你别看现在宋辞跟你似的看上去挺乖的,小时候也没少跟我们挨罚,你若投生在我家,我爹娘定开心极了。

    ” 说罢,南浔顿了顿又道,“也算是投在我家了,老两口肯定是脸上有光。

    ” 闻笙闻言,不禁抿嘴嗔了她一眼,问道,“南将军也罚骂宋小姐吗?” 南浔摇了摇头,“我爹不罚她,都是姑母罚她,她也是个贪玩的,每次被罚完,立即又和我们出去玩了。

    ” “是吗?”闻笙轻声回应后便未再多言,只静静地听南浔讲童年趣事。

     但她其实思绪却是有些飘远的,这一世齐曜已废,不知宋辞日后又将作何选择。

     可依旧会为了皇后娘娘入宫? 两人回到驿站时夜色已深,暗卫跪在房门外,恭敬道,“宋家小姐来信。

    ” 南浔未避着闻笙,当着她的面拆开来看,只见上面写着:阿浔,我助你如愿,但你也与我一起,还了姑母自由可好。

     “姜时去宋家提亲了。

    ”南浔蹙眉将信纸递与闻笙说道。

     闻笙接过信纸,将上面内容大致看了一眼,又折起来接着一旁的烛火点燃,扔到了一旁的杂物盆。

     不顾世俗与辈分,爱慕于你姑母,是身为好友的逾越,既不求你理解,也不盼你祝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