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这幺多年其实送走过很多人,也从死神手上抢回过许多人,但看着年级较小的孩子逝去依旧会有些不舍。
太多的医生会在两极化的评价中找不到平衡,如果救了很多人或是拿下一台难度很大的手术,会被患者甚至个大媒体争先向广大群众报道,封其为神,这个时候医生会被无线的捧高,高到让医生自己也以为自己是神可以主宰一切。
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神,最后当未能挽回一条大众觉得都应该能挽回的生命时,又会被贬的一无是处,甚至背上道德的批判。
贺清言依旧记得自己在国外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逝去的难受,是在研三期间做的一台二尖瓣置换术。
患者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儿,身体的内部器官结构和正常人相反,术前因未能查处患者有腹主动脉瘤,而导致做体外循环的时候大出血而亡,可是患者前期检查并无异样。
后来贺清言看了看MRI的原始资料发现患者腹部的腹主动脉瘤样子有些眼熟,找出原来学习的PPT资料才发现,自己研一学过相似案例,同样是器官相反,患有腹主动脉瘤而未能查出死亡,直到尸体解剖后才发现。
虽然这次事件不算医疗事故,也不是因为各医务人员的失误造成,不过是现在的医疗水平只达到这个地步,很多疾病都没法治疗也没法确诊。
第4章如何平衡?
可是在那一刻贺清言感觉到自己的无能,更多是感到后悔自责,如果自己能看一下患者检查原始资料,这个患者或许便有幸可以引起贺清言的注意,或许就能发现这个奇迹,也能创造这个奇迹!
可是贺清言没有,时间不能倒回。
在那一刻贺清言觉得自己是真的感到绝望。
以至于第二天死者父母不顾医务人员的劝阻解释直接打了贺清言,贺清言也没有说什幺。
只是蹲在地上掩面哭泣,这一行为让不懂医学的患者父母更加生气并且笃定就是贺清言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错在谁呢?不懂医学的父母没有错,只是舍不得自己才四岁的孩子。没创造奇迹的贺清言也没有错,他只是没有做超出常人水平的医学奇迹而已,或许就算当时贺清言看了原始资料也不一定能想到哪个案例,这和有了结果倒回来对比看原因是不一样的。
但那个时候的贺清言并不能用这件事去平衡一向引以为傲的医学能力。
其实我也很想救你,我比任何人都想你能痊愈,这是大多数医生的心里话。
作为心脏外科专业,危重病人多,贺清言看过太多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