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道:“正因如此,才需要人去改变他们。
”
李惊秋几口吃完一个馒头,拍拍沾了馒头屑的手,斜睨着他:“那你还真看得起你自己。
”
他知道李惊秋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却也没再说什么,毕竟口说无凭,只有成功做到才算真的。
李惊秋转身:“我回家了,你继续念你的书吧,书呆子。
”
她走了几步又折回来:“你晚上要不要到我家铺子看书?有空就给我搬搬东西,除此之外,不用干别的。
我家铺子没客人时很安静,应该吵不到你念书。
”
铺子晚上虽没多少生意,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父母让李惊秋一个人去守铺子,原因是她力气很大,揍人厉害,走夜路也不怕。
开门做生意,总不能黑灯瞎火的,铺子自然要点一盏油灯,直到关门,而有油灯就有光了,应知何可以借她的光看书。
应知何听得有些心动,但碍于他们两家的关系,又迟疑了。
“可以么?”
李惊秋打着偷懒的小算盘:“可以,得干点活而已。
还有,不能让我阿爹阿娘和你父母知道这件事,这是我们的秘密。
”
应知何朝她鞠一躬,由衷道:“惊秋姐,真的很谢谢你。
”
李惊秋还没受过人这么大的礼,颇为无所适从,最终故作大方地挥一挥手:“客气什么,谁让我们是邻里呢。
晚上记得来,若被发现了就说过来买东西。
”
就这样,应知何喊了她两年“惊秋姐”,在她家铺子借光看书看了两年。
又因为他的脑子灵光,反应快,所以从未被人发现过。
后来,李惊秋父亲于机缘巧合之下赚了大钱,从一个小商人变一个富商,随后他当即搬离此处,她和应知何从此没再见过面了。
但她长大后听到过一些应知何当官的事迹,都是好方面的。
应知何确实如他说的那般为百姓办事,不过李惊秋那年已经和林三爷成婚,没打算去找他这朋友叙叙旧,怕被人说趋炎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