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老太太也心疼儿子,说陈萱一句,“以后还得跟我说一声。
”哪儿能不跟家里老人说一声就擅自到馆子里定菜啊,这胆子也忒大了。
虽说是陈萱自己花钱,也是一样的。
“是,知道了。
”陈萱笑眯眯的应一句。
魏老太爷笑,“阿年回来,这是好事。
来,先干一杯。
”吃过酒后,待魏老太爷先夹了一筷子菜,陈萱给魏年夹了块鱼,小声提醒魏年小心鱼刺,魏年夹个焦炸丸子给陈萱,小两口甜蜜的不行。
魏年又招呼着赵大姐夫喝酒,跟大姐说了在上海给她买了真丝围巾的事,魏金笑,“成,我也享享我兄弟的福。
”
吃过饭,大家又一起在老太太屋里热热闹闹的说了会儿话,天色不早,魏年才带着陈萱回的王府仓胡同儿。
夫妻俩自有许多私房话要说,陈萱听魏年说容扬也一道来了北京,已经打算明天叫小李掌柜给容扬送草莓去了。
魏年则是问了问家里的事,他出差有大半个月,家里也没什么事,就是花边儿厂的事,女人们把股权分配商量好了。
魏年一听这丧权辱国的条约险没炸了,问陈萱,“你们怎么想的这股权分配啊!秦家那傻丫头凭什么就占二成半的分子啊!”这些女人到底会不会做生意啊,这次魏年到上海去跑花边儿的事,陈萱魏银就和秦殊商量着,把秦殊拉入伙,分子是这样算的,花边儿厂的事,四人平分,也就是说,魏年陈萱魏银秦殊,一人两成半。
对于自己媳妇自己妹妹这个,魏年是没意见的,可就秦殊,出什么力了就敢拿两成半!要搁魏年,顶多给秦殊一成!
陈萱耐心的同魏年解释,“阿年哥,阿殊真的帮着想了许多主意。
现在我们搬了新店,就做衣裳这块儿,就比以前高级很多。
现在我们分好几种,有现成的款式料子让客人挑。
要是客人有自己的款式,都是客人说着,阿银画出款式来,先给客人看,客人觉着好,再做。
阿银现在除了看店,还要忙做衣裳的事,有时她忙不开,就是阿殊过来盯着。
阿殊经常过来帮忙,我们出了很多新花样,也找了几个好绣娘做绣花的东西。
阿殊帮着出了许多主意。
不说别的,就是画款式这一样,整个北京城都没有比我们更高级的了。
因为别家还都是老师傅,他们可不会画这种西洋的款式图”
“这法子的确不错。
”魏年也是很中肯的。
陈萱给魏年倒了杯温水递给他,继续说,“花边儿这生意,我想着,这不是什么大生意。
不然,若是大生意,不至于咱们北京都是从外地直接进过来卖。
阿殊不是那种太计较的人。
咱们做生意,赚钱当然要紧,高高兴兴的也比什么都强啊。
要真算的那么精,那阿殊帮着出这许多主意,要不要给她算钱呢?”
魏年喝口水,叹,“算了,两成半就两成半吧,随你们,反正是你们的生意。
”
陈萱笑眯眯的看着阿年哥,魏年问,“那这花边儿厂,你们打算一人投多少钱啊?”
“现在用的钱不多,从我们店里出就行了。
”陈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