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及问是什么事,她二嫂就穿上厚外套,跟二哥手挽手的走了。
好吧,见这俩人的腻歪劲儿,魏银不必问就知道,肯定是人家夫妻两个约好出门的。
魏银也是十八岁大姑娘了,要说没想过成亲的事也不可能,只是,成天瞧着二哥二嫂这样的恩爱,魏银对婚姻的要求就相当的高了。
陈萱魏年坐黄包车去的隆福寺,请大师合八字,是要给大师一个红封的,陈萱原准备了个一块大洋的红封。
魏年出手就是两块钱,陈萱因为注意力都在大师这里,就没多说。
大师瞧过二人八字,先是一通吉利话,然后,给在红纸上填了三个吉利日子。
魏年连忙双手接了,如获至宝,喜滋滋的带着陈萱就出去了。
俩人站在一棵老槐树下,先瞧日子。
魏年见最近的一个日子就在下月初八,暗道这老和尚果然有道行,满心期待的与陈萱商量,“这日子如何?”
陈萱,“我都听阿年哥的。
”
魏年把大红帖子往怀里一揣,握着陈萱的手就往外头吃午饭去了。
陈萱说,“阿年哥,咱们下午都要去铺子里忙,就在面馆儿吃点儿吧。
”这是魏家第一次全体出门时吃的那家拉面馆,老板是甘肃人,一手拉面绝活,面条抻的是又细又筋道。
魏年同老板说了要两碗面,让陈萱先坐着,魏年到对面的羊肉床子那里买了些红焖羊肉,介时与拉面一起烧羊肉面吃,俩人都爱这一口。
吃过羊肉面,二人又去了旁边的裁缝铺量体裁衣,魏年做两身,一身中式长袍马褂,一身深色西装。
陈萱也是两身,一身旗袍,另一身还是旗袍。
陈萱原是想做两身红的,魏年帮着挑料子时,见一件牙白色的暗花缎不错,同陈萱道,“外国人成亲都是穿白婚纱,你红旗袍不少,我看这块料子不错,不如做件素色的,平时穿也好看。
”
待定好新衣,魏年先送陈萱回店里,陈萱下了车,站在台阶上跟魏年摆摆手,魏年一笑,这才走了。
魏银在店里就能闻到那一种热恋中的甜蜜味儿,因中秋渐近,她们这铺子也有些忙,待一时闲了,魏银悄悄跟陈萱打听,“前儿我二哥还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哪。
二嫂,你们怎么突然这么好了。
”
陈萱不好跟魏银说实话,总不能说,我跟你二哥要成亲了。
陈萱换了种说法,“我跟阿年哥成亲两年多,这转眼就快三年了。
阿银,我跟你说了,你可别说出去。
”
“我一准儿不往外说。
”魏银信誓旦旦。
陈萱心里也欢喜,悄同魏银道,“刚我跟阿年哥,去裁缝铺做了两身衣裳。
我们想着,找个合适的日子,算是庆祝一下。
洋人不都讲究结婚纪念么,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
”
魏银笑,“你俩可真是罗曼蒂克。
”
陈萱脸有些烫,这些话,她平时也没个人能说,可说出来,又觉着,怪不好意思的。
魏银对做衣裳向有心得,道,“二嫂你该早跟我说,对了,二嫂你怎么不在咱们店里做啊,我也能帮着想想主意。
”
“先前,不好意思跟你说。
你看,我一说脸就红。
”陈萱揉揉脸,“主要是给阿年哥做,阿年哥是要做西装的,咱们店不是不做西装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