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5节

首页
    “唉!”徐阶叹一口气,他即将卸任,却不知这位皇太子邀他来西苑,竟是为了给他看这个。

    既然他这么好奇,哪也不妨提一提那段往事。

     “嘉靖就年,讨论文庙祭祀,时任内阁首辅张璁主张将孔子像改为木制神主,“大成至圣文宣王”封号改为先贤先儒。

    ” “我极力反对此事,张璁却说我背叛他,可我从来没有依附过他,何来背叛?” 朱翊钧问:“那后来呢?” “后来,我从翰林院编修贬到了延平府做推官。

    ” 朱翊钧皱眉:“这个惩罚可够重的。

    ” 翰林院编修,那就是内阁预备役,延平府推官,搞不好要提前告别官场。

     后来的事,朱翊钧有所耳闻。

    世宗为庄敬太子挑选东宫僚属,夏言不计前嫌,推荐了徐阶。

     徐阶说道:“想来,这些字,便是那时刻上的。

    ”说到这里,他停顿片刻,又说道,“想来,先帝彼时应是被谗言所蒙逼。

    ” 他不能说世宗的不是,也不能承认自己是个小人,于是,巧妙的把责任都推给了张璁。

    意思是,张璁在世宗面前添油加醋,才让世宗对他有所误会,刻下这些字。

     至于世宗为何食言,那也与徐阶后来的转变有关。

    他从一个直言不讳的年轻人,变得温和、顺从、讨好、折服,用怀柔的手段达成目的。

     朱翊钧说:“或许,皇爷爷是想用这种方式记住你吧。

    ” 他将牌匾恢复原样,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对徐阶说道:“咱们走吧,这个时辰,皇爷爷该回来了。

    ” “……” 说着,朱翊钧就快步走出了大殿。

    徐阶跟在他身后,隐隐明白了他这么说的用意。

     大殿外,日头依旧毒辣。

    朱翊钧招呼太监:“快快,把纸伞给徐阁老,仔细中暑了。

    ” 出了万寿宫,前面不远就是无逸殿,那曾是内阁的直庐,徐阶最熟悉的地方,朱翊钧却是第一次来。

     走进殿内,朱翊钧一眼就看到了墙上写的字:“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

    ” 他问徐阶:“这是徐阁老写的吧。

    ” “正是。

    ” 那年他费劲千辛万苦,扳倒严嵩,位列首揆。

    慷慨激昂的在墙上写下此句,尝试扭转严嵩专权以来的朝政积弊。

     朱翊钧又问道:“那你做到了吗?” “……” 他问问题总是这样,带着孩童特有的纯真,简单而直接,让回答问题的人猝不及防,就像是绝世高手拿着长枪,却被人逼近了窄巷,毫无用武之地。

     徐阶说道:“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竭尽全力,力图恢复旧制旧法。

    ” “旧制?”朱翊钧不懂,“你指的是哪一年的旧制?” 徐阶这次却回答得十分干脆:“正德以前,弘治年间。

    ” 朱翊钧转过身来看着他:“徐阁老,我只是个小孩子,懂得不多,若是说得不好,你指正便是。

    ” “殿下少小有志,博闻强识,许多太学监生也有所不及。

    ” 朱翊钧点点头:“严嵩走后,是徐阁老站出来主持朝政,稳定时局,使得朝野上下恢复秩序。

    ”“在我皇爷爷……驾崩之后,也是你草拟遗诏,迎我父皇入宫,登临大宝。

    ” “这是你的功绩,我父皇不会忘记。

    不过,恢复旧制就算了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