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宝在托班适应了两个月,逐渐学会听从管教。
过完五一节,日子过的飞快。
香栀和沈夏荷特意抽出时间陪同尤秀去市里第三中学参加高考。
尤秀看起来比她们俩还要放松,背着小布包轻装上阵,心态不是一般的好。
第一天考试中午,香栀死活在学校对面开了间招待所,让尤秀进去闭目养神。
招待所里有零星的考生,普遍岁数较大。
岁数年轻的基本上都在外面树荫下坐着,等着下午数学考试。
“你说以后咱们生活越来越好,会不会有更多考生会开间招待所休息?”
沈夏荷轻声问香栀:“小时候记得村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参加高考跋山涉水,带着高粱饼和铺盖卷,总觉得跟进京赶考似得。
”
香栀给尤秀轻轻扇着风,尤秀睡觉实诚,不怕被打扰。
跟小花宝一样,就是怕热。
为了让她好好休息,沈夏荷和香栀左右护法,给尤秀扇着扇子。
“现在也差不多。
烟霞村的知青同志还托我弄了套高中教材课本,相互借阅着抄写。
他们要是也参加今年的高考,得坐着王大哥的牛车往县城去。
他们没有足够的钱住宿的话,也许也得借宿打地铺。
”
“哎,希望都有好结果。
”沈夏荷想了想说:“也希望咱俩回头小学毕业考试能顺利通过。
”
她们俩没带孩子,专心致志在城里陪了两天。
香栀还把自己的花瓣做成香囊,让尤秀随身带着醒神除烦。
高考结束后,沈夏荷拉着尤秀回家吃饭,再一起去澡堂子搓一个。
她们仨儿走到家属院里,马上被迎面来的小伍招呼过去。
“‘节约模范'徐大姐离婚了!”这年头离婚真是大新闻。
这还是发生在家边上,香栀欠儿吧唧地加快脚步往回走。
小伍在边上小声说:“我瞅着家门口堆着不少东西,八成还要搬家。
要是离婚的话,徐大姐能带那么多东西回娘家吗?”
她的疑问很快得到解答,在院子里不光有哭丧着脸的徐大姐,还有徐团长的通讯员。
通讯员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正在核对夫妻俩的东西。
徐团长说了,只要自己的必须物品其他都留给徐大姐。
孟岁宁正在家里,沈夏荷过去问他:“这到底怎么回事?”
孟岁宁看了她们一眼,看到都是自己人,低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