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澜沉默片刻,“今日之事是吕相设计陷害,非孙儿所为,如今云家早已被其当作眼中钉,日后难保不会再生他事。
”
躲不掉的。
云杉闻言,面色阴晴不定。
云清澜见状又道:“方才在季家门前,吕相说孙儿是要进去找什么东西,黍米之变孙儿不知内情,日后吕相若是再拿此大做文章,只怕难免会被人设计。
”
兵家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可如今云清澜却是连自己的状况都一知半解。
云杉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季家的事,云家碰不得。
”
季鸿儒人如其名,是武朝百年难遇的大才。
他十五入仕,不到二十便在朝中崭露头角,先皇属意他,短短三年就将他的官职连升三品,这使得季鸿儒年纪轻轻就位极丞相,后来更是被点为其嫡长女平圣公主的亲师。
季鸿儒在朝中处尊显居,一直到后面先皇驾崩,五子夺嫡朝中大乱,也是平圣公主带着季鸿儒和云杉文武二臣攘外安内,又将年仅十四岁的李玄臻送上皇位。
说起幼帝登基,季鸿儒起先是不同意的,毕竟那时的李玄臻沉默寡言,叫人如何也看不出有什么帝王之姿。
但平圣公主却对其寄予厚望,只说是季鸿儒和云杉二人看低了他。
不过后来在李玄臻治下武朝开创了三十年的太平盛世,倒也确实说明了平圣公主慧眼识人。
新帝登基,季鸿儒和云杉作为肱骨自是身居高位,季鸿儒还是那一人之下的当朝宰相,但两朝元老久居高位,又一手推举李玄臻上位,如此业绩,人难免会生出傲气。
前十年里新帝年幼,平圣公主垂帘听政,而季鸿儒是平圣公主的亲师,是以对朝政之事的看法大多如出一辙,尚且还算是风平浪静,可到了后面李玄臻执政,平圣公主渐隐,二人就时常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时候。
若是国事,那朝中群臣齐议,你一言我一语大约也能想出个折中的法子,可就连李玄臻想新修座寝宫这样的私事,竟都还要看季鸿儒的意思。
那时季鸿儒自视甚高,说为君为皇应当勤俭持正,民生未定之时不可一人高枕